近年來,西安市局積極轉變工作理念,從注重技術理性轉向注重編管結合,從面向規劃審批轉向服務城市開發建設,“片區化”組織方式,分階段、分層次、體系化推動全市詳細規劃全覆蓋。
理順總體規劃“一根線”。以《西安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作為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在強調“市級—區縣”分層傳導基礎上,重點銜接功能體系,圍繞核心功能理順自上而下“一根線”,保障總體規劃有效實施,完善總體規劃長期維護機制。全市形成“兩辦法一方案”等政策文件,明確總體規劃、功能體系與布局規劃之間的銜接關系,推動總體規劃核心內容要素的有效傳導。
開展全生命周期伴隨服務。組建“行政+技術”為核心的“7+21”市級伴隨規劃工作團隊,形成“市局統領、專家領銜、市院牽頭、多專業融合”的工作模式。落實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管理,推動構建“功能區—功能組團—功能單元—重點功能區塊”傳導體系,開展全生命周期伴隨規劃,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
創新編制組織方式。改變一次性編制到地塊深度的做法,銜接七大功能區布局,強調片區化組織、分階段推進,以主導功能結合單元邊界統一劃定詳細規劃編制區域。完成古都核心區、東部高質量發展示范區、北部片區、高新片區、西咸新區五大片區規劃編制,已通過市規委會審議。完成灞橋、閻良、臨潼、長安、鄠邑、航空、航天、浐灞外圍、藍田、周至10個外圍片區詳細規劃編制工作,已完成市級部門意見征求、局內審議及社會公示。
優化編制審批程序。制定《重點片區單元詳細規劃編制技術成果要求(試行)》《國土空間城鎮開發邊界內詳細規劃編制審批管理實施監督暫行規定》等配套技術標準和政策文件,統一全市技術要求。按照“急用先編、急用先審”原則,同步開展重點項目開發實施規劃和重點地塊實施性詳細規劃編制,探索形成“詳規編制+開發實施研究”的一體化規劃設計模式。
加快推進分級審批。地塊實施詳細規劃實行分級審批,提級管理的地塊實施詳細規劃由市政府審批,其他由相應區縣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審批,逐步推進事權下放、提高審批效率,加快重點項目實施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