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類是生態畫卷中的“精靈”,也是生態環境的“晴雨表”。
近年來,山東省濟寧市兗州區扎實推進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種群保護,強化巡護監測、開展宣教活動、保護重要物種,全鏈條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
在興隆濕地公園,攝影愛好者周忠哲架起專業攝像機捕捉美好瞬間。“去年,在這里觀測到白鶴、彩鹮等,這里就是觀鳥愛好者的天堂。”生態攝影師們捕捉到罕見物種身影,印證著兗州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成效。興隆濕地公園內,大面積的蘆葦、香蒲為鳥類提供了優越的棲息條件。每年夏秋時節,成群結隊的候鳥在濕地暢快翱翔,如同跳動的音符,譜寫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妙樂章。
每年三四月,兗州區圍繞“世界野生動植物日”“植樹節”等時間節點,聚焦生物多樣性保護,多措并舉開展各項宣傳普及執法等活動。同時,通過監測野生動物棲息地自然環境,排查影響候鳥資源變動的干擾因素、受脅因素等,對鳥類進行動態分析,為進一步加強候鳥保護、維護生物多樣性提供數據支撐。
此外,充分發揮生態護林員作用,常態化開展野生動植物巡護監測,通過加大對野生動物集中分布區、集群活動區、遷飛停歇地等重點區域的巡護監測力度,有效形成全方位、網格化、科學化的巡護監測網絡體系。
為進一步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和維護生物多樣性,兗州區自然資源局牽頭聯合公安、市場監管等部門積極部署開展“清風行動”和護鳥專項行動,共同推進打擊線上線下野生動植物非法貿易活動。通過組織聯合執法、實施全面監管等方式,對野生動植物獵捕(采集)、出售、購買、利用、運輸、攜帶、寄遞、進出口實施多環節、全鏈條無死角監管,有力打擊震懾了非法獵捕交易食用野生動植物行為,為野生動植物筑起了堅實的保護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