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征程中,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如同“攔路虎”,既影響資源優化配置,更關乎群眾核心權益。侯馬市自然資源局堅守“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主動扛責、積極作為,用實干破解民生難題,以擔當守護群眾安居期盼。一本本鮮紅的不動產權證書,正是侯馬市自然資源局工作人員敢啃“硬骨頭”、勇接“燙山芋”的責任見證與智慧結晶。
一、全面摸排建賬,筑牢化解根基
按照“登記難”專項工作要求,侯馬市自然資源局以“全域起底、全面排查”為抓手,從源頭發力,對全市老舊小區、新建樓盤開展“地毯式”全覆蓋排查。工作人員深入一線,逐一對項目規劃、工程質量、消防驗收、權屬來源等關鍵信息核實確認,全面摸清土地性質、稅費繳納及開發主體現狀。同步建立不動產“登記難”工作臺賬,細化完善“未登記小區清單”“不能辦理清單”“暫不具備辦理條件清單”,為后續分類施策、精準化解筑牢數據基礎。
二、分類精準施策,高效破解辦證梗阻
秉持“一個問題帶動一類問題解決”的思路,結合小區建設年代、手續完備情況及問題成因,制定“一戶一策”化解方案,按照“先易后難、重點突破”原則,精準發力推進登記辦理。
一手續可補全類:專班攻堅,動態清零:針對2016年12月31日前建成、符合歷史遺留問題政策補辦條件的小區,推出“50天動態清零”計劃。抽調業務骨干組建“辦證專班”,集中力量調取原始檔案,聯動審批、住建部門完成消防及質量驗收,成功化解6個小區784套房屋的登記難題。
二手續稍有欠缺類:現場辦公,限期辦結:針對部分小區因驗收手續滯后導致登記受阻的情況,市政府分管領導帶隊下沉一線,在小區召開“現場辦公會”,直面竣工驗收堵點。堅持“能當場解決絕不拖延”,明確各部門辦理時限,減少群眾跑腿次數,已為2個小區1291套房屋辦結首次登記。
三不符現行驗收政策類:容缺辦理,兜底保障:嚴格落實“群眾無過錯即辦證”原則,對歷史遺留問題小區實行容缺辦理——核心材料齊全、次要材料暫缺的先行辦理,同時積極向上爭取政策支持、耐心做好群眾解釋工作,已為7個小區1491套房屋完成登記。
四特殊復雜類:一區一策,證繳分離:對涉法涉訴小區,協調法院核銷查封、加快驗收手續辦理;為新建報驗的小區協助完成質量與消防驗收,累計為4個小區1638套房屋辦結登記。
截至10月15日,已全面完成19個小區5204套房屋的登記工作,惠及群眾1.5萬余人。困擾多年的“登記難”問題徹底解決,居民合法財產權益得到堅實保障。
三、強化統籌推進,深化服務提質
建立“回頭看”機制,持續跟蹤已化解項目后續情況,確保“不漏一戶、不落一套”,推動遺留問題全面整改。錨定動態清零目標,加快新建成小區確權登記,建立常態化工作機制,統籌“化存量”與“防新增”,從源頭防范潛在登記問題。
同時,聚焦已完成首次登記小區的轉移登記“最后一公里”,聯動住建、稅務部門督促開發企業及時開具不動產銷售發票;推動登記系統與稅務系統互聯互通、數據共享,減少紙質材料、簡化辦理流程。聯合開發企業在小區出入口、樓道、電梯等醒目位置,張貼《轉移登記辦理公告》,明確所需材料、辦理流程及咨詢方式,提升業主知曉度與辦理積極性。
下一步,侯馬市自然資源局將進一步梳理登記環節,精簡流程、壓縮時限,實現登記“快辦、好辦”。積極探索“精準智辦”服務場景,建設高標準服務網點,深化“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改革,推動“線上辦、就近辦、馬上辦”,持續提升服務質效,為群眾提供更優質、高效、便捷的不動產登記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