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的兩會,改革春風勁吹。
3月5日,溫家寶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深入推進重點領域改革,以更大決心和勇氣繼續全面推進各項改革,破解發展難題;兩會前夕,全國政協新聞發言人趙啟正也向媒體表示,“深化改革的時機到了”。
毋庸諱言,解決當前發展過程中的深層次矛盾,必須深化改革。然而,深化改革的阻力重重,因此總理強調,改革需要“更大決心和勇氣”。
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省長朱小丹表示,當前改革最大的阻力來自既得利益格局。“既得利益格局”,點出了阻礙改革的致命要害。坊間解讀,形成“既得利益格局”的“既得利益集團”,是阻礙改革進程的“最牛釘子戶”。“既得利益集團”姓甚名誰,別說普通公眾不得而知,恐怕很多代表、委員也一頭霧水。
當前,國土資源領域也存在一些亟待深化的改革難題,如《土地管理法》的修改、征地制度改革等。每每談到改革,就會有聲音語重心長地勸誡,“問題復雜,阻力很大”,具體如何復雜、阻力在哪、誰在反對、反對的理由等,卻語焉不詳。
只有找到阻礙改革的“釘子戶”,才能更好地深化改革。筆者以為,要讓“釘子戶”現身,不妨堅持“一事一議”,針對具體改革事項,將“既得利益集團”具體化、實名化、公開化,依托現代網絡與媒體手段,搭建改革公開博弈平臺,將博弈主體、過程、內容等全程公開,讓代表、委員及廣大群眾,清楚了解誰在阻礙改革誰在促進改革,從而達成改革共識。
今年適逢毛主席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50周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20周年,各級政府、各個部門當自覺高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高舉深化改革的旗幟,“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權、去部門的利”,當深化改革的“螺絲釘”,莫做阻礙改革的“釘子戶”。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