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天緯地繪藍圖,穿山跨海寫傳奇。今天,我們迎來了2023年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
“規范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當我們再次呼吁人人守護國家版圖之時,我們也希望凝聚更多社會力量,共同推動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在安全軌道上向“新”而行。
測繪地理信息工作是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重要的基礎性、先行性工作,在縱橫交錯的經緯線中,繪就了壯美山河、編織了多彩生活。從提供單一紙質地圖到提供地理信息綜合服務,從服務農業、國土、采礦、交通等傳統行業到服務國家安全、資源管理、環境保護、智慧城市、數字中國等新領域,測繪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和產業發展,逐步由“幕后”走向“臺前”,以欣欣向榮、親近大眾之勢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澎湃動能。
斐然的成績,讓人振奮欣慰。我們在享受測繪地理信息帶來高效、便利的同時,也看到了安全隱患。一些漏繪領土、錯繪國界線、無地圖審核號的“問題地圖”時而出現,誤導公眾也危害國家主權;地理信息數據失泄密、數據供給不足等問題,給國家安全帶來風險挑戰。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日新月異的經濟社會發展對基礎測繪、政策供給提出新需求,生態文明建設、數字化治理對自然資源業務與測繪地理信息的深度融合提出新要求,而隨著地理信息及產品的不斷豐富和應用,要防范的隱患和風險也越來越多,對測繪地理信息安全有了更高要求。
新形勢、新變化,種種現實表明,測繪地理信息轉型升級不是“選擇題”,而是高質量發展的“必修課”。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必須在安全的軌道上,面向高質量發展新要求,全面轉型升級,更好支撐自然資源管理、賦能政府管理決策、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服務百姓美好生活。
推進測繪地理轉型升級,首先要轉變技術,為數字中國建設提供統一的時空基底。我們要加快推進新型基礎測繪體系建設,重新定義基礎測繪產品模式,以此帶動整個技術體系、生產組織體系和政策標準體系的轉型升級。要以實景三維中國建設為契機,從數據的可視化、空間關聯化發力,為人們提供一個立體清晰、與現實世界互聯互通的三維世界,實現傳統基礎測繪體系向新型基礎測繪體系的跨越。
推進測繪地理轉型升級,要強化服務,為高質量發展提供豐富的數據要素保障。萬物生數,數生萬物。測繪地理信息從生產型到服務支撐型的角色轉換,既要在數據供給上下功夫,也要深挖數據價值和作用,把數據用起來,為政府決策和各行各業發展助力賦能,加速形成新型地理信息產業鏈、完善的公共服務系統及數據安全保障體系,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優良的數字化環境。
推進測繪地理轉型升級,要強化應用,激活地理信息產業發展一池春水。數字地圖、共享經濟、智能汽車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活,讓我們看到了測繪地理信息產業的無限可能。我們要以安全為前提,以“支撐自然資源管理、賦能政府管理決策、助力數字經濟發展、服務百姓美好生活”為核心,建平臺、給政策、建制度、破壁壘,著力構建大數據應用服務體系,為產業高質量發展創造條件,讓市場迸發出新的火花與活力。
推進測繪地理轉型升級,還要抓好管理,牢牢守住安全發展的底線。新業態、新技術難免會帶來新問題。筑起國家數據安全的城池堡壘,既要善于找問題,也要及時堵漏洞、強弱項,提高監管服務水平,健全法治和制度體系,讓地理信息數據資源“跑”得順暢、用得放心。
未來已來,將至已至。數字化為我們打開了新時空,也為測繪地理信息事業帶來了新機遇。唯有以“愿乘長風破萬里浪”的志向,守正創新、踔厲奮發,持續深化測繪地理信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需求側精準性銜接,我們才能在改革的浪潮中、安全的軌道上寫好轉型升級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