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14日,河北省石家莊市因違法違規用地問題嚴重被自然資源部公開約談。近日,記者走進石家莊了解到公開約談給石家莊市土地利用管理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用整改工作者體會最深的話來概括:“動真碰硬整改,改出了空間、改出了法紀、改出了秩序、改出了信心,改出了發展方式轉變,改出了一片新天地。”
較真碰硬,體現嚴督明察
較真碰硬、真督實察才能嚴督明察。“做督察工作一是要敢于負責、敢于較真、敢于碰硬,真督實察,嚴督明察;二是要在服務中加強監管、在信任中實現約束,與地方黨委、政府共同落實好黨中央、國務院關于自然資源管理各項決策部署。”北京督察局局長孫家海認為。而石家莊市因公開約談引發的連鎖反應及成效,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在被公開約談的11個城市中,石家莊市2018年度違法建設占用耕地數量大、落實基本農田特殊保護不力等問題突出,其違法占地宗數、耕地面積均居河北省第一名。作為京津翼協同發展中的重要節點,石家莊市近年來城市發展建設速度快,土地供需矛盾突顯,耕地保護壓力大,同時“先違法后治理”的用地慣性尚未根本扭轉,違法違規用地存量未凈、增量不斷,違法與執法監察的角力呈現膠著狀態。
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在偏畸的政績觀、發展觀和土地財政的主導下,一些地方以用地“先上車后買票”來發展經濟,甚至認為“土地是制約發展的瓶頸”,陷入了發展中催生大量土地違法的怪圈。自2006年國務院設立國家土地督察機構以來,土地例行督察堅持開展12年不間斷。北京督察局河北督察組堅持在嚴格監督中保障和服務好河北省經濟社會發展。逐年滾動推進有關地方整改,成了遏制土地違法違規、推動經濟發展向高質量轉型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北京督察局去年3月~6月開展的“土地體檢”例行督察中,石家莊市土地違法違規嚴重暴露出來,繼而被列入自然資源部公開約談名單面對問題。震懾推動之下,石家莊市掀起了一場整改力度大、要求高、零容忍的清理違法用地專項整治行動。
敢于亮劍,壓實主體責任
“自然資源部的約談讓我們在面子上很難看,但卻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和震懾力。”石家莊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趙路新坦言。
被約談后,石家莊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要求“采取一切措施,堅決整改到位”,并將2018年例行督察新發現的違法用地和2016年以來扣除省市基礎民生公益項目后的存量違法用地,全部納入整治范圍,在全市開展為期兩個月的清理違法用地“利劍清倉”專項整治行動。
在為期兩個月的“利劍清倉”行動中,石家莊以“拆除復耕為主、補辦手續為輔”為原則,對符合產業政策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項目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組卷報批手續;對不符合產業政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工礦倉儲用地和私搭亂建,尤其是非法占用基本農田的項目,一律拆除復耕。
與此同時,為層層壓實責任,石家莊制定整改任務清單,實施臺賬管理,建立“日報告、周通報”制度,并將整改任務下發各縣黨政主要領導及分管領導,確保每個問題都有整改措施、整改時限及整改責任人。
截至目前,“利劍清倉”下發整改任務1998宗、土地面積2.03萬畝,經第三方技術作業單位實地核查驗收,已整改到位918宗、土地面積1.04萬畝,整改到位率51.32%。剩余包括基礎公益項目的1080宗正有序推進整改。
真抓嚴糾,追責毫不手軟
“鄉(鎮)黨政的主體責任和村‘兩委’守土有責的責任落實情況是能否完成清倉任務的關鍵。”趙路新告訴記者。為將自然資源部約談整改的壓力真正傳導至鄉(鎮)、村兩級,石家莊按照“時間過半、任務過半”的要求,把截至2018年10月29日全市拆除復耕面積排名靠后的10個鄉(鎮)移交市紀委監委,并實行排名每周更新、每周通報;在行動結束時,市委、市政府將啟動問責程序,對未完成全部整改任務的縣、鄉、村三級移交市紀委監委追責問責。
位于石家莊市鹿泉區的銅冶鎮,近年來違法占地以養殖翻建為主,涉及的違法用地宗數多、存量違法用地面積大,并有養殖翻建違法用地蔓延的勢頭。記者在銅冶鎮拆違現場看到,養殖類翻建違法用地以及農民私搭亂建行為違法占地的房屋等已拆除。
銅冶鎮鎮長趙振國表示,銅冶鎮曾對違法用地者下達過3次拆違通知書,并與鹿泉區協同出動了500余名執法人員率先集中拆違13處。目前,銅冶鎮共拆除違法用地106余宗,面積約200畝。
其中,銅冶鎮恒信汽配城占地約5畝的倉庫也被拆除。據了解,這個倉庫的前身是施工過程中搭建的臨時用房,施工結束后,被該公司“自然而然”地違法改造為倉庫使用。
“收到通知要拆除倉庫時,我們內心十分抗拒,畢竟會有幾百萬的損失。之前法律意識淡薄,從來沒想到這也違法,現在是追悔莫及。”恒信汽配城項目副總經理孫玉林告訴記者。
對于落實“守土有責”不到位、問題整改不到位的鄉村兩級將實施暫批限批措施,包括不予配產能指標、不予掛鉤占補平衡指標、不予調整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暫停執行下達的建設用地計劃指標等措施予以懲處。同時,將暫停涉地審批。對于限期整改仍不到位的,將延長暫停審批期限。
多措并舉,保證效率公平
如何確保拆違工作公平公正,如何做到核驗結果現場公開?在“利劍清倉”行動中,石家莊給出了一套新思路。
按照北京督察局和河北省自然資源廳提出的整改要求,石家莊先是制定了市本級核查驗收標準。為保證整改效果,杜絕“人情關”,防止以往抽查中“蒙混過關”現象,石家莊市又投入250萬元聘用了4個第三方技術作業單位,對各縣(市、區)上報的整改情況進行獨立核查驗收,嚴打弄虛作假。
“凡是第三方技術作業單位核查驗收通過的圖斑,若在北京督察局和河北廳核查驗收中未予通過的,將從支付的經費中翻倍懲罰性扣除;如與上級核查結果出入超過30%,則會將該單位清出本地測繪、建設、設計等市場。”趙路新強調,市縣對第三方驗收也不準插手與干預。
此外,為推動現場公開驗收成果,石家莊組建了專項行動微信群。除本市相關主管領導,北京督察局及河北廳相關人員也加入其中,強化督導。在現場核查驗收期間,石家莊市利用16架無人機,對拆除復耕現場拍攝遠景、近景和空中照片各1張,即時上傳工作微信群,防止弄虛作假,對于每一個圖斑的真實整改起到了較強的震懾作用。
在石家莊市鹿泉區,“拆違”“打非”“治亂”成為了該區清理違法用地的一套多管齊下的“組合拳”。“對于違法占用土地的小廠房、小倉庫與私搭亂建的房屋等進行連片拆除;對于新增非法占地的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對于房地產領域遺留問題,則打算用1~2年的時間治理。”鹿泉區區長李為軍的思路很清晰。
為確保清理違法用地行動在基層的落實成效,鹿泉區的執法力量也得到了進一步下沉和強化。2018年,在鹿泉區12個鄉鎮中,每個鄉鎮都配有20人~50人不等的鄉鎮綜合執法隊,確保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
在李為軍看來,“一拆了之”也并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做法,在社會管理中,如何處理科學系統性問題,如何平衡短期與長期的關系更為重要,這關系到土地資源配置的科學性。針對區域內產業用地不規范的問題,鹿泉區將通過建設小企業產業園區,集中安置中小企業。既解決了違法用地的問題,又促進了本地企業的轉型升級。
轉變觀念,“根”上拔除問題
“以往先‘上馬’項目,后補全手續成了習慣,這就是違法用地問題大量存在的根源所在。”趙路新強調,違法用地整改工作向來不是粗暴的拆除或者簡單的補辦手續,要從土地管理的全局性、系統性出發。
對于石家莊來說,想從“根”上拔除違法用地問題,第一張“藥方”就是轉變觀念——從“先做項目,后做地”到“先做地,后做項目”轉變。
2017年以來,石家莊市先后出臺一系列文件,為土地儲備工作立了“新規”,通過維護政府在土地一級市場的主導地位,實現土地一、二級市場徹底分離,確定市、區按4∶6比例分享土地收益。同時,通過建立市級土地儲備資源信息庫,科學制定做地、土地儲備、土地儲備資金、儲備土地供應年度計劃。
此外,創新實施城中村的“整案制”改造,將村集體土地進行整體分類、統籌處置,在確定城中村改造范圍、落實村集體經濟組織留用地后,剩余土地全部交市政府儲備或區政府管理。
現如今,石家莊的“做地”,實現了在用地指標保障、凈地收儲、凈地出讓等各方面的協調配合、系統銜接。
“‘做地’是解決違法占用土地問題的根本,只有政府手中收儲足夠的土地,在做項目的時候,才能保證不違法違規。”趙路新表示,2018年,石家莊土地出讓金達300多億元,比上一年度翻了一番;土地收儲存量1.4萬余畝,為石家莊市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奠定了良好基礎。“做地”已帶來實質性效果,從政府層面走向了土地收儲流程的“正循環”。
打點帶面,全省齊步整改
“‘利劍清倉’行動讓土地管理秩序得到規范,也使各級政府依法依規用地的理念得以深化,這將扭轉石家莊多年違法用地數量居高不下的態勢,同時創造一個項目落地快、引資順的良性投資環境。”河北省國土資源執法監察局常務副局長李永安認為,整治違法用地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督察機構的強力打擊,也需要構建管地用地的長效機制。
值得一提的是,地方領導干部普遍反映,經過逐年的督察和問題督促整改,特別是這次公開約談后,全省對土地違法違規問題整改的重視程度、力度和成效,都達到了空前程度。
2018年以來,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省長許勤先后作出13次重要批示,對清理違法違規用地問題提出明確要求;常務副省長袁桐利、副省長李謙多次到省自然資源廳現場辦公,研究部署推進違法用地整改工作。河北廳先后召開廳黨組會、廳長辦公會及各類專題會議20余次,謀劃推動整改工作。從2018年5月起,成立6個督導組分市包干,不間斷督導檢查,嚴肅約談問責。
去年下半年以來,河北13個市(含定州、辛集)陸續開展系列專項行動,形成了全省上下一盤棋推進整改工作的格局。同時,河北于去年6月啟動了“違法用地專項整治3年行動”,將例行督察發現問題全部納入整治任務,并篩選衛片圖斑中20畝以上的大圖斑逐個盯辦整改。通過多樣機制、手段,爭取徹底清除存量違法用地,遏制新增違法用地,理順土地管理工作和制度機制,構建完善用地管地長效機制。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