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7月21日從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了解到,今年第三季度,將啟動國家公園體制試點評估驗收,同時向社會推廣在探索建立社區共建、創新生態公益管護模式方面的亮點或經驗。目前,錢江源已基本完成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各項目標任務,實現了“四個一”;神農架由單一森林生態系統保護,轉變為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探索了社區共建共享與生態保護機制。
據介紹,錢江源國家公園在試點推進過程中實現了“四個一”:“管理一個口”,即整合原有保護地管理機構,成立了由省政府垂直管理、納入省一級財政預算、由省林業局代管的錢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并通過與地方政府建立的交叉兼職、聯席會議、聯合行動等機制,形成了“垂直管理、政區協同”的管理體制。“資源一本賬”,即基本完成了自然資源本底調查和確權登記,特別是通過保護地役權改革,實現了集體自然資源的統一管理;通過“自下而上”合作,與江西、安徽毗連地區建立良好合作機制,推進了周邊自然資源的整體性保護。“監測一張網”,即與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等30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務實合作關系,實現“天地空”一體化監測網絡。“社區一盤棋”,即向社區加大資金投入,通過社區共管、共建、共享,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神農架國家公園制定了資源保護、生物監測、科研科普、社區共建等80多項制度,建立了“管理局—管理處—管護中心”三級網格化管理體系。該國家公園以資源保護為核心,以科學研究為重點,以科學利用為課題,以社區建設為要務,不斷創新能力建設,探索社區共建共享機制。據了解,當地用國家公園標識制作社區、農戶門牌號碼,將公園文化融入社區、融入家庭,增強民眾保護自然資源的意識。同時,為紓解保護與發展的矛盾,投入資金超3000萬元,建立生態公益性崗位、薪材替代以電代燃、獸災商業保險、候鳥遷徙補食補償、社區產業幫扶、綠色產業項目等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幫扶機制、發展機制。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