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至6月1日,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精神,自然資源部黨組書記、部長、國家自然資源總督察陸昊在福建省南平市、三明市就武夷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等進行調研。
陸昊一行來到武夷山國家公園智慧管理中心,察看運用地理信息系統實施全方位、全天候監測等情況,與國家公園管理局相關負責同志、鎮村干部、茶企代表、生態專家座談,圍繞貫徹落實“堅持生態保護第一,統籌保護和發展”的要求,聚焦武夷山生態保護核心功能、茶產業和旅游產業發展,就保持自然生態系統的原真性和完整性,保護生物多樣性;從空間、時間角度把握和處理歷史遺留問題;構建務實有效的國家公園管理和執法體制;依據自然地理格局科學確定茶園合理規模、空間布局、種植方式、加工設施配套;多角度探索生態補償,促進生態公共產品與地理標志產品、特許經營價值的良性轉化、增值共享等舉措與各方深入探討。調研組實地走訪武夷山星村鎮燕子窠生態茶園,就創新生態種植技術、保護好茶園生態、傳承好茶文化等與茶農、科技特派員進行交流。
調研組來到三明市沙縣農村產權交易中心,詳細察看林權調查、登記、調處流程,了解林地經營權流轉交易情況;前往鳳崗街道西霞村實地考察,并與林企林農代表、鎮村干部、基層自然資源和林業部門同志就實踐中的工作難點問題開展座談交流。調研組認為,2003年以來,三明市持續探索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在明晰產權主體、推進確權發證,實施林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三權分置”,推進林地經營權流轉,深化金融創新支持,扎實做好權籍勘驗調查等重大基礎性工作并妥善解決歷史遺留問題等方面取得明顯成效,創造了很多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調研組建議,要把保護自然生態和提高林權增值收益作為集體林權改革的目標,進一步完善經營權流轉交易平臺和機制,推動林業規模化、專業化,深入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不斷提高林權增值空間,研究碳中和目標下的林業碳匯問題,發掘林業潛在生態價值。要尊重群眾首創精神,不斷跟進總結經驗。
福建省委、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在福州市與調研組交換了意見。省政府及南平市、三明市負責同志,國家林草局有關負責同志,部有關司局負責同志一同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