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各直屬單位、派出機構落實黨委(黨組)主體責任,強化組織領導,營造了濃厚學習氛圍。5月下旬舉辦的部直屬單位、派出機構黨史學習教育視頻交流會,近兩千名處級以上黨員干部參加,十多位代表聯系實際、聯系自身、聯系工作談了學習體會。黨員干部們從黨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斷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動力和謀劃全局的思路舉措。
系統推進全面覆蓋,學習持續走深走實
各直屬單位、派出機構將黨史學習教育納入年度工作安排,與慶祝建黨100周年活動、全面從嚴治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一體推進,與重點業務同謀劃、同部署、同考核。每位黨員干部帶著政治自覺投入學習,原原本本閱讀《論中國共產黨歷史》等4本必讀書籍。各單位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青年理論學習小組開展專題研討,讀書班、專題輔導,支部“三會一課”,參加中國干部網絡學院“黨史百年”網上專題班等規定動作扎實進行,也開展了各具特色、豐富多彩的自選動作。
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濟南局精心謀劃,“掛圖作業”,將黨史學習教育全年工作量化為21項重點任務,制成工作推進表,黨員干部堅持每天一小時自學,每周半天集中學。自然資源部北海局堅持“第一議題”制度,及時傳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廣西考察時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通過領讀領學、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微黨課評選、學習身邊榜樣等主題黨日活動,激發學習積極性。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結合“學習強國”黨史問答專欄開展“人人講”活動,黨小組學習時每人講清楚一至兩個問題,增強學習實效。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組織科研大練兵,興起讀書學習之風,青年黨員開展“追尋紅色記憶,感懷崢嶸歲月”主題聯學、黨史知識競賽促學等活動。國家自然資源督察成都局以支部為單位,運用“三個一”學習法,每名黨員領學一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談一次學習體會;開展“青春心向黨·奮斗新征程”演講比賽,抒發奮進新時代的責任擔當。
不僅在單位本部,單位所屬的各外業測繪、地質調查、海洋科考隊伍也在臨時黨組織主持下,做到黨史學習全面覆蓋,確保學習進度不減、質量不降、作業不誤。中國第37次南極考察隊臨時黨委各支部、黨小組利用國內發來的電子書和船、站圖書館的黨史學習材料組織學習,“雪龍探極”微信公眾號推送“黨史百年天天讀”,推進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
賡續精神血脈,堅定信仰信念信心
信仰、信念、信心,是我們戰勝一切強敵、克服一切困難、奪取一切勝利的強大精神力量。同志們從黨的偉大精神譜系中深刻感悟初心使命、性質宗旨,不斷汲取豐厚精神滋養。
濟南督察局黨員干部來到英雄山緬懷山東支部創始人鄧恩銘。“不惜惟我身先死,后繼頻頻慰九泉”,讀到這篇獄中《訣別》,大家無不為先烈的堅定信仰所感動。
“堅定理想信念,砥礪革命意志,發揚斗爭精神。無論是革命年代的硝煙炮火、新中國成立初期的篳路藍縷,還是新時代打贏脫貧攻堅戰、抗擊疫情人民戰爭,敢于斗爭都是我們傳承的制勝法寶。”濟南督察局分黨組書記、局長田文彪表示,面對督察實踐中不斷遇到的新問題,如有的地方以生態治理、鄉村振興之名行違法違規占用耕地之實,有的打政策“擦邊球”違規占用耕地,甚至弄虛作假掩蓋違法違規行為,必須透過現象洞察本質,原則問題寸步不讓,發揚斗爭精神予以嚴肅查處。同時,對自身存在的不足,也要發揚自我革命精神,鍛造敢于負責、敢于較真、敢于碰硬的真本領、真功夫。
作為一名曾經援藏的干部,部國土整治中心第一黨支部書記、辦公室主任沈飛說,“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團結、特別能奉獻”的老西藏精神一直激勵著自己努力前行。“因為沒有經歷革命戰爭年代的千錘百煉和生死考驗,我們更要深刻認識到黨中央號召我們學黨史的深遠用意,更要切實感悟先輩們革命理想高于天、‘跟著走’、視死如歸的信仰力量。”他表示,要時時捫心自審,如果置身革命年代的緊要關頭,能否像先輩們一樣英勇堅定、前仆后繼;對照當下,更要用“黨中央精神、國家立場、權責對等、嚴起來”的“卡尺”衡量工作。
部第三海洋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吳日升表示,科研機構黨員干部要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以矢志不渝的初心肩負起歷史重任,把研究方向融入偉大復興中去,無論從事基礎研究還是應用研究,都要甘坐冷板凳,潛下心,沉住氣,厚積薄發形成創新優勢。
旗幟鮮明講政治,步調一致向前進
同志們深刻體會到,堅定不移做到“兩個維護”,是推進新時代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的根本原則,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謀劃自然資源領域各項改革工作。
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大預備會議上講過一段名言:“要知道,一個隊伍經常是不大整齊的,所以就要常常喊看齊,向左看齊,向右看齊,向中看齊。我們要向中央基準看齊,向大會基準看齊。看齊是原則,有偏差是實際生活,有了偏差,就喊看齊。”
黑龍江測繪地理信息局黨組書記、局長徐開明說,聯想到野外測量基本原理,對照測量基準,找準定位點,瞄準覘標,反復校正偏差,不斷提高精度,每一級組織、每一名黨員干部都應借鑒“測量原理”,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堅持從政治的角度和高度看待測繪業務工作,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準確識變,就要把握生態文明建設中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和空間規劃實施情況監測新職能的重要性;科學應變,則要注重調查監測與自然資源督察執法等工作的深度融合,為生態文明領域“綠盾”行動、河湖長制、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等重點工作提供支撐;主動求變,就要改造傳統業務體系,依據資源調查、變化監測、基礎測繪“同根同源”屬性,建設自然資源與地理空間大數據中心,打造服務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型基礎設施。
“黨的政治建設是根本性建設。學習中我們感到從政治和全局高度轉觀念、謀發展、促改革、保落實的能力還不夠強,立足新發展階段謀劃海區海洋自然資源管理工作的能力還有待提升。”部北海局分黨組書記、局長郭明克表示,要進一步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落實好黨中央部署以及部黨組確定的重點任務,如持續打好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做好滸苔綠潮源頭防治監測評估、黃河三角洲自然資源及濕地生態系統監測,圍繞碳中和開展相關研究,將海區工作放在國家改革發展的全局中推進。
吳日升表示,“講政治”始終要與業務工作融為一體。要看到所承擔的海洋生態保護與修復項目,關乎建設美麗中國、落實可持續發展戰略;大洋與極地科考、氣候變化及區域響應、海洋微塑料等研究都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供技術支撐。
紀律嚴明,是黨的光榮傳統和獨特優勢。部國土衛星遙感應用中心紀委書記林振中梳理了黨的紀律、作風建設脈絡。他談到,百年來我們黨嚴懲腐敗、從嚴管黨治黨的態度一以貫之、從未改變。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到“八項規定”,都是黨密切聯系群眾、防腐拒變的重要紀律。清正廉潔,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永遠是我們不斷從勝利走向更大勝利的法寶,要增強紀檢工作責任感、使命感,不斷提高執紀監督問責能力。
以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迎挑戰開新局
進入新發展階段,自然資源領域面臨許多新的命題。各直屬單位、派出機構的代表就進一步學習黨的歷史經驗,不斷提高應對挑戰的能力,交流了體會。
為更好地履行自然資源督察職責,成都督察局啟動云南省礦產資源利用和管理情況督察調研,就礦產資源督察路徑、督察指引等,形成了系列參考建議。
海島是我國海洋生態安全格局的重要依托,我國由北至南分布著1萬多個海島,地跨3個氣候帶和38個緯度帶。部海島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張海峰表示,要緊扣黨中央精神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全國海島資源調查監測評估、自然資源確權登記,維護國家海島資源資產所有者權益;推進海島生態預警監測、保護修復業務體系建設,保護海島生物多樣性;開展海島地區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評估,推動海島海岸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
“自然資源經濟研究必須堅守人民立場。”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黨委副書記、院長張新安說,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保護,歸根結底是為了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要站在人民立場透視資源開發利用中的經濟關系、社會關系。當前,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平衡表研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構建等,都要以人民立場為出發點、立足點。
馬克思主義關于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展規律、人類社會及其發展規律、認識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等原理,為我們研究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和保護提供了基本的世界觀、方法論。張新安說,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統治理要堅持發展的、全面的、普遍聯系的觀點,能源結構、資源結構、產業結構、空間布局調整要運用系統觀念。為此,該院開展了自然資源開發與保護相融相促的辯證統一關系、運用系統觀念統籌礦產資源開發和保護關系等研究,提出碳中和要考慮系統性、有序性、平衡性和多元性,碳源和碳匯并重、提效和增匯并重、工程解法和自然解法并重等路徑。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來之不易。我們黨一成立就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寫在旗幟上,付出巨大代價才探索出了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道路,實現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田文彪表示,要把黨史學習教育轉化為工作實效,就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用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自然資源事業改革發展取得更大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