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與自然同行,精彩將超乎想象。5月20日~31日是全國科技活動周,今年自然資源部首次同步組織開展了自然資源科技活動周,主題為“科技與自然同行”。5月30日,自然資源科技活動周主場活動暨科普講解大賽決賽在江蘇省徐州市舉行。
本屆大賽是自然資源部主辦的第5屆自然資源科普講解大賽。大賽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加強國家科普能力建設”“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社會風尚”等重要講話精神,旨在進一步提升自然資源科普傳播能力。入圍決賽的36位選手,是從全國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部屬單位、共建高校等50家單位推薦的83名選手中脫穎而出的。決賽設置了自主命題講解和隨機命題講解環節,選手們借助多媒體、實物、模型等舞臺輔助手段,聲情并茂講解了山水林田湖草沙的自然科學奧秘。自主命題講解主題緊跟時事熱點和自然資源科技創新成果,內容涵蓋巖石礦物、能源資源、海洋生態、衛星遙感等方面;隨機命題題目包括耕地保護、地災防治、生態系統碳匯、海洋調查與深海探測等,全方位向公眾普及自然資源科學知識和自然資源領域重點工作,傳遞了生態文明理念,讓自然資源科普“聲”入人心。
決賽評委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劍春,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邱成利,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教授、播音指導李炬等11位專家擔任。最終經過激烈角逐,徐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桑雨昕等5人獲得一等獎,10位選手獲得二等獎,21位選手獲得三等獎。現場還頒發了三個單項獎,北京市地質調查研究所劉鴻獲得最佳形象獎,安徽省蚌埠市城鄉規劃展覽館朱云松獲得最佳口才獎,自然資源部第三大地測量隊段云飛獲得最具人氣獎。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河北省自然資源廳、山西省自然資源廳、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等18家單位獲得優秀組織獎。隨后,將根據大賽結果,擇優推薦選手代表自然資源部參加全國科普講解大賽。
決賽開始前,徐州市副市長龔維芳,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張國梁,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司長姚華軍先后致辭。姚華軍表示,自然資源部高度重視科普工作,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科普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持續提升公民“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意識,為實現自然資源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厚植土壤、夯實根基。今年首次組織開展自然資源科技活動周,目的在于緊緊圍繞服務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和自然資源管理工作,面向公眾需求,在全國范圍系統性開展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系列科普活動,更好打造自然資源科普品牌,傳播自然資源科學知識,展示自然資源科技成果,引導社會公眾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
本次活動由自然資源部主辦,中國地質博物館(自然資源科普工作辦公室)、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徐州市人民政府、江蘇省地質學會等單位承辦。決賽現場還通過央視頻、中國地質博物館抖音、資源中國快手、i自然、礦業界等媒體平臺進行了網絡直播。
活動現場公布了2023年自然資源優秀科普圖書和優秀科普微視頻名單。《“家門外的自然課”系列(10冊)》等23部科普圖書、《藏原羚竟然會用臀部給你“比心”?》等28部科普微視頻獲評優秀作品。
今年自然資源科技活動周除主場活動外,部科技發展司還聯合各地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自然資源科普工作協調機制成員單位,以及國家自然資源科普基地、部科技創新平臺等科普陣地,開展了院士公開課、地質研學游、創新成果展、科普大篷車等43項特色科普活動,通過線上線下不同渠道,宣傳我國自然資源國情國策國法,普及自然資源科學知識和創新成果,提升公眾自然資源科學素養,在全社會樹立熱愛科學、崇尚科學的風尚,傳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