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5年全國地表基質調查交流研討會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召開。會議回顧總結了我國地表基質調查研究取得的最新進展,聚焦地表基質關鍵科學問題、基礎理論和技術方法展開研討,明確了下一步工作方向。
會議指出,全面查清地表基質的類型、構型、分布、性狀與資源潛力,是精準服務國家糧食安全、生態安全和國土空間規劃等的迫切需求,也是履行“兩統一”核心職責、科學支撐生態保護修復、優化自然資源管理的基礎前提。近年來,在中國地質調查局統一部署和相關單位共同努力下,地表基質調查試點工作取得一批開創性成果,明確了地表基質調查的科學內涵與分層分類體系,探索形成了不同地貌區、不同尺度、不同目標導向的調查技術方法體系,服務國家重大需求應用成效初顯。
會議強調,針對地表基質理論基礎不清、應用方向不明、后續動力不足等問題,未來應重點加強三方面工作。一是緊密圍繞國家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建設、區域發展戰略等重大需求,逐步推動地表基質調查從試點探索轉向面上鋪開。二是加快建立全流程標準規范體系,促進多學科深度交叉融合,不斷完善和發展具有中國特色的地表基質學科理論體系。三是大力發展高精度、智能化調查監測技術裝備,加快建設國家地表基質數據庫與信息服務共享平臺,切實將調查成果轉化為新質生產力。
會上,來自中國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的專家圍繞地表基質相關基礎理論作主題報告。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解讀了地表基質的科學內涵及生態功能,介紹了地表基質調查內容、技術方法、專業監測設備研發情況。中國地質調查局相關局屬單位、海南省地質調查院匯報了東北典型黑土區、濱海鹽漬化區、塔河下游、河套灌區、南方紅土區、海南耕地區的地表基質調查進展及成果。與會代表圍繞探索地表基質調查新方法、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助力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展開熱烈研討,提出一系列意見和建議。
會議由中國地質調查局自然資源綜合調查指揮中心主辦,中國地質調查局哈爾濱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協辦。來自中國地質調查局,以及北京、河北、安徽、河南、黑龍江、江蘇、青海等相關省份地勘單位的人員參會。(潘冰)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