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副主任夏俊] 感謝幾位記者的提問,也感謝曹部長和兩位司長的回答。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謝謝大家!(2017-09-20 11:13)
[記者] 我是中國科學報記者,永久性基本農田假如被占用的話,將采取怎樣的措施? (2017-09-20 11:12)
[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副司長劉明松] 劃定的目的在于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必須永久的保護。今年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于加強耕地保護和改進占補平衡的意見》強調指出,“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強化永久基本農田對各類建設布局的約束,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在編制城鄉建設、基礎設施、生態建設等相關規劃,推進多規合一過程中,應當與永久基本農田布局充分銜接,原則上不得突破永久基本農田邊界。一般建設項目不得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重大建設項目選址確實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在可行性研究階段,必須對占用的必要性、合理性和補劃方案的可行性進行嚴格論證,通過國土資源部用地預審;農用地轉用和土地征收依法依規報國務院批準。”同時,特別強調,“嚴禁通過擅自調整鄉村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規避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審批”。
目前,我部研究在目前大力推進放管服的過程中,我們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落實好嚴格的永久耕地的保護。我們部里面目前正在按照中央要求,研究什么叫重大建設項目,一般建設項目不能占用基本農田,重大建設項目才能占。這里的關鍵就是,什么是重大建設項目。部里面目前正在研究,就重大建設項目的范疇、占用認證的程序、用地預審和用地審查的程序以及占用永久基本農田的補劃方案等等進行研究,提出明確的要求,做出明確的規定。通過嚴格的認證、審查把關,在保障重大建設項目合理用地的同時,盡可能少占、不占基本農田。依法批準占用的,我們要確保永久基本農田補劃到位,就是數量相等、質量相當的永久基本農田要保證補劃到位。(2017-09-20 11:12)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副主任夏俊] 謝謝謝主任,請繼續提問。(2017-09-20 11:11)
[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謝建華] 謝謝!這個問題很重要。
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我們簡稱“兩區”。“兩區”工作非常重要,今年4月份,國務院專門發布了關于建立“兩區”的指導意見,對于建立“兩區”進行了總體部署。我認為建立“兩區”是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以后,中央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所采取的又一重大決策部署。建立“兩區”應該是一項硬任務,前一段時間我們隨發改委一塊調研,各地都紛紛反映,特別是在我們的糧食主產區,這項任務比較艱巨。所以我們要加大措施,把這項任務落實好,向中央交賬。農業部正在采取有力措施,指導各地加快“兩區”的劃定。
一是把劃“足”任務落實到位。保數量,是劃定“兩區”的首要任務。國務院已明確下達了劃定任務,也進行了分解下達,提出了明確要求,用3年時間劃定糧食功能區9億畝,我們所說的糧食重點是稻、麥、玉米、大豆四大糧食作物。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2.38億畝,重要農產品是棉、油菜、糖料蔗和天然橡膠林。所以這一目標任務,今年已經分解到省,并與各省進行了對接。各地都要按目標任務要求分解到市縣、細化到鄉村、落實到地塊,做到應劃盡劃,有條件的地方盡可能多劃。要做到任務不減、進度不拖延,按期保量完成任務。
二是把劃“優”任務落實到位。保質量,是劃定“兩區”的一項重要任務。這方面,重點是做到“兩優”:一個是,優質。把水土資源條件好、坡度15度以下、相對集中連片、生態環境良好、基礎設施完善的優質耕地劃進來。另一個是,優先。優先把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劃進來。曹部長和劉司長都做了介紹,要優先把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劃進來,優先把生產潛力高的地塊劃進來,確保優勢區域的優質耕地劃入“兩區”。我們永久基本農田的劃定首先啃骨頭,把大城市周邊、交通要道兩邊這些基本農田,都是優質的農田先保護下來。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把良田沃土留下來,把糧食等農產品產能提升上來。
三是把劃“實”要求落實到位。劃定“兩區”,“劃”是一個過程,“定”才是目標,劃而不定,等于沒有劃。重點做兩件事:一件事,從文件上落到地上。凡是劃進來的優質耕地都要落實到地塊、記錄到文本、從地上標記到圖冊,把劃入到“兩區”的地塊的權屬、信息數字化、信息化、可視化,做到這些數據可核實、位置可查證、動態可監測。還要向社會發布,接受社會監督。
近期,農業部已分區分片舉辦相關培訓班,統一各地認識,明確目標任務,強化責任落實,確保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劃定任務。通過三年劃定、五年建設,把我們國家“兩區”的數量和質量都有一個大的提高,為國家糧食安全、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奠定良好的基礎。(2017-09-20 11:10)
[記者] 我是科技日報記者,剛才曹部長介紹了,各地正在推進建立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請問在劃定永久基本農田的基礎上,如何建好“兩區”?(2017-09-20 11:06)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副主任夏俊] 謝謝劉司長,請繼續提問。(2017-09-20 11:05)
[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副司長劉明松] 永久基本農田要實行特殊保護,這種特殊保護包括三個方面的舉措:管控性保護、建設性保護和激勵約束性保護統籌起來,從完善制度、落實措施、強化監管等方面入手,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任務。
一要“管得住”,不折不扣的落實好管控性保護。嚴格規劃調整完善,將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全部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方案,保證劃定成果的穩定性和權威性。完善特殊的保護政策,強調永久基本農田一經劃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用途,確保已經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絕不能隨意占用。強化土地執法監察,實行全天候監測,及時發現、制止和查處違法亂占耕地,特別是永久基本農田的行為。
二要“建得好”,全力以赴推進建設性保護。剛才農業部的謝主任也說到,就是要根據全國高標準農田建設總體規劃和全國土地整治規劃的安排,聚合各種各類的涉農資金,優先在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區開展土地整治和高標準農田建設,逐步將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田。建立健全耕地質量調查監測與評價制度,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不斷提升永久基本農田綜合生產能力,竭誠農業部要加強這方面的情況。
三要“守得住”,積極探索建立激勵約束機制。一方面,創新運用經濟手段,總結推廣一些地方好的做法,探索建立耕地保護補償基金,對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管護和建設耕地進行補貼,調動廣大農民保護永久基本農田的積極性。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劃、建、管、護、補”長效機制,將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落實與保護情況納入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強化地方各級政府主體保護責任。
謝謝!(2017-09-20 11:05)
[記者]我想問一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來之不易,請問永久基本農田上圖入庫、落地到戶之后如何對其進行特殊保護,使保護更加精準,更加有效?(2017-09-20 11:04)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副主任夏俊] 謝謝謝主任,請繼續提問。(2017-09-20 11:04)
[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謝建華] 謝謝您的提問。
人多地少是我們國家的基本國情。要解決好13多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始終是我們國家治國理政的頭等大事。要確保國家的糧食安全,根本的措施在于保護耕地,在于提高耕地的質量,在于提升耕地的生產能力。所以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保護耕地的一項重大舉措。按照中央的有關要求部署,國土資源部與農業部加強協同配合,加力推進落實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剛才曹部長也給大家通報了,應該說取得了決定性的成果。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耕地紅線不僅是數量上的,而且是質量上的”。所以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重要的一個方面,保護提升永久基本農田的質量也是另一個重要方面。社會各界也都普遍關心,我們國家耕地長期高強度、超負荷的利用,耕地質量堪憂。而且我們耕地質量的下降,數量和質量都堪憂。所以必須采取有力措施,把耕地質量建設好、保護好。
在加強基本農田耕地質量的保護方面,我們采取以下措施來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糧食的產能。
一是加強高標準農田建設。這是保護糧食產能的重要措施。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正在組織實施國家的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通過規劃建設,建成一批集中連片、設施完善、生態良好、旱澇保收、高產穩產的高標準農田。到2020年,全國確保建成8億畝,爭取實現10億畝。
二是實施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農業部正在組織實施耕地質量保護提升行動。提升行動突出了以新建成的高標準農田、耕地退化污染重點區域和占補平衡補充耕地為重點,采取改、培、保、控這樣的技術路徑,來開展退化耕地的改良治理、中低產田的培肥、土壤肥力的保護提升、污染耕地的阻控修復。力爭到2020年全國的耕地質量等級能夠普遍提高0.5個等級。0.5個等級是什么概念?按照我們耕地質量等級的國家標準,從高到低是1到10個等級。所以提高0.5個等級,這個力度也是非常大的。從2015年開始,每年安排5億元資金,在東北四省區選擇17個縣(市)開展黑土地保護利用試點。每年安排10多億元資金,在湖南長株潭地區,針對南方重金屬污染進行綜合治理,修復試點。通過這些試點,加快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技術模式和服務機制,在更大范圍保護提升耕地質量。
三是推進用地養地結合。主要是開展了耕地輪作休耕試點,以輪作為主,休耕為輔的原則。重點在東北開展輪作,在地下水超采的漏斗區、重金屬污染區、西北生態脆弱和西南石漠化區開展休耕。這項工作2015年開始啟動,今年進一步擴大面積,擴大到1200萬畝,其中輪作1000萬畝,休耕200萬畝,中央安排財政資金25.6億元進行補助,通過這樣的試點工作,力爭通過3—5年的時間,形成一套具有中國特色的輪作休耕制度的保護體系。
四是推進秸稈及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一方面把農業面源污染防控好,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我們的有機肥資源,變廢為寶,改良和提升地力,提升耕地質量。農業部正在開展四大行動:一是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行動。今年,在100個畜牧大縣推廣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技術;二是果菜茶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也是在全國100個果菜茶重點縣(市)開展試點,力爭到2020年,這些重點的區化肥使用量減少20%以上,土壤有機質含量有明顯的提升;三是東北地區秸稈處理行動。在東北地區,重點在60個玉米主產縣,大力推進秸稈“五化”: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四是農膜回收行動,特別是以西北為重點區域,加快推廣,加厚地膜,采用機械化的撿拾措施,推行專業化回收,減輕農田“白色污染”。此外,我們將加強永久基本農田耕地質量的監測評價工作,掌握耕地質量的變化動態,采取更加有針對性的措施,切實把劃定的永久基本農田的質量建設好、保護好,謝謝!(2017-09-20 10:59)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副主任夏俊] 謝謝劉司長,請繼續提問。(2017-09-20 10:33)
[記者]我是央廣中國之聲記者,剛才談到耕地在保障糧食按照和農產品供給方面的作用和意義,能否介紹一下如何加強永久基本農田質量的保護建設,鞏固提升糧食產能?(2017-09-20 10:33)
[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副司長劉明松] 謝謝您的關注和提問。
曾經在2015年1月,國土資源部和農業部聯合召開的視頻會上,啟動劃定這項工作的時候,姜大明部長指出:“這次部署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的調整完善,不是另起爐灶,再搞一套。”按照這個思路和指導思想,兩年半來,這項工作在已有基礎上不斷創新完善,扎實有序推進,取得了良好的成效。這次劃定總結來看,從突破點和亮點來看有“三個強化”。
一是強化“保護優先”。就是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其他相關規劃在修改、調整、完善的過程中,先行完成好永久基本農田的劃定任務,把優質的耕地先保護下來。那么,在保護的前提下,我們再合理安排其他的建設發展用地,這是保護優先。
二是強化“量質并重”。永久基本耕地的數量和質量并重,在保證數量的同時,特別強調劃定的耕地質量。所以在實際工作中,我們一改過去“先易后難”的做法,剛才曹部長介紹過,“先啃骨頭再吃肉”。比如,從106個重點城市周邊的優質耕地入手,先劃定下來,再根據重點城市到其他的城市,到城鎮。所以從城市的規模,從大到小,空間由近及遠,質量由高到低的步驟,從城市周邊的劃定逐步擴展到全域的劃定,依次推開,確保了我們整個劃定的質量。
三是強化“上圖入庫,落地到戶”。永久基本農田必須落到地塊,必須落到圖斑,并運用好這個信息化的基礎手段,將永久基本農田的區位、地塊、面積、逐級的匯總報國土資源部備案。所以目前來講,全國都形成了永久基本農田的一張圖,15.5億畝的一張圖。把這張圖納入到國土資源的綜合監管平臺進行監管,所以使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工作更加扎實,富有成效。
(2017-09-20 10:31)
[記者]我是中國新聞社記者,我們知道,2010年開始,我國就進行過一次基本農田的劃定工作,請問這一輪的永久基本農田劃定與此前相比,有哪些新的突破和亮點?(2017-09-20 10:25)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副主任夏俊] 謝謝曹部長,請繼續提問。(2017-09-20 10:23)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 這個問題是社會各界普遍關注的問題,需要我們準確把握耕地保護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要求,在轉變經濟和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的過程中,多視角、多目標、多功能認識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保護的重大作用和深遠意義。
第一,全面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維護國家穩定的重大舉措。
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備資源不足,是我國最基本的資源國情。耕地提供了我國人口85%以上的食物,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是農村發展和農業現代化的根基命脈,是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保證。永久基本農田是耕地的精華,把最優質、最精華、生產能力最好的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集中資源、集聚力量實行特殊保護,是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的重大舉措,有利于鞏固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把我們13億中國人的飯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上。
第二,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助推節約集約用地,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途徑。
“耕地就是綠地,水稻田就是最重要的人工濕地”,保護耕地是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題中應有之義。永久基本農田是綠色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發展綠色農業,發揮土地生態景觀功能的重要資源基礎。在調節氣候、凈化美化環境、維持生態多樣性、涵養水源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在城市周圍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可以發揮耕地在優化空間布局、控制污染、保護自然生態、美化城鄉景觀等多種功能,阻止城市的無序擴張和蔓延,倒逼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同時,永久基本農田還可以作為城市發展框架中的綠化隔離帶,與森林、河流、湖泊、山體等共同形成城市生態屏障和城市開發的實體邊界,優化城鄉生產、生活、生態空間格局,引導城市走串聯式、組團式、衛星城式發展之路;有利于緩解資源環境承載壓力,為建設海綿城市、建設生態文明共同體提供支撐,促進城鄉綠色發展、轉型發展。
第三,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激發農村發展新動能,提升群眾獲得感的重要保障。
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推動落地到戶,有利于筑牢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底線,鞏固農民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增加農民收入,切實維護廣大農民權益;有利于支撐現代農業發展,推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耕地休養生息和合理利用,為農業轉方式調結構提供更大空間。永久基本農田更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的重要物質基礎,生產更多優質農產品,讓廣大人民群眾吃得安心、吃得放心,離不開足夠數量的綠色、穩定、可持續利用的耕地資源作為基本保障。發揮永久基本農田的生態服務功能、綠色空間功能、文化景觀功能,還可以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的休閑、游憩、乃至新鮮空氣等生態產品,感受厚重的農耕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對實現綠色生活的渴望。(2017-09-20 10:22)
[記者]我是人民日報記者,從城市周邊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到全域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歷時2年多,剛才曹部長介紹了,全國永久基本農田上圖入庫、落地到戶任務全部完成,請曹部長進一步介紹一下實施這項工作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和深遠的意義?(2017-09-20 10:18)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副主任夏俊]感謝曹衛星副部長,下面,請各位記者提問。提問時請介紹一下所在的新聞單位。(2017-09-20 10:15)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 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是基本農田保護的基礎工作,是前所未有的舉措,功在當前,利及長遠。下一步,兩部將繼續貫徹落實2017年中發1號和4號文件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和部黨組的工作部署,進一步提高對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創新思路和舉措,在鞏固、完善、提高上下功夫,研究探索制度化安排和長效化機制,加快構建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新格局。一是鞏固劃定成果,加快集成和應用。做好已通過復核的劃定成果集成,將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及時納入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臺,納入正在建設的“智慧耕地”管理信息系統,作為土地審批、衛片執法、土地督察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劃定成果對各地“兩區”劃定的基礎支撐作用。二是完善監督體系,實現成果動態管理。研究建立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動態監管系統,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更新標準與規范,指導各省(區、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補劃等情況進行動態監測,實現全國永久基本農田變化信息的及時匯集和動態管理。三是提高管護水平,落實特殊保護政策措施。加強和完善對永久基本農田管控性、建設性和激勵約束性保護政策,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建立健全“劃、建、管、護、補”長效機制,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情況納入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做到“管得住”、“建得好”、“守得牢”。
我就介紹到這里。謝謝大家!
(2017-09-20 10:12)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 第四,劃定工作成效逐步顯現。兩部在劃定工作中充分顯化永久基本農田生產、生活、生態綜合效應,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通過把永久基本農田從圖上落實到田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助推農業現代化轉型發展,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通過優先確定永久基本農田布局,把城市周邊圍住、把公路沿線包住,防止城市無序擴張和蔓延,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通過落實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重點地區、重點部位優先保護類和安全利用類耕地優先劃入,確保舌尖上的安全;通過層層落實保護責任,落實到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中,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劃定成果為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區域發展規劃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重大建設項目用地審批等提供了重要支撐。各地結合實際,將劃定工作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扶貧攻堅、都市農業和生態旅游相結合,把好山好水好田融入城市,融入百姓生活,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傳承農耕文化提供物質基礎。(2017-09-20 10:10)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 第三,永久基本農田質量明顯提升。兩部嚴格落實優進劣出要求,優先將城市周邊、交通沿線、集中連片有良好水利設施的優質耕地和已建成的高標準農田劃定為永久基本農田,把非耕地、質量不符合要求的其他農用地劃出,禁止將不穩定耕地、劣地、生地、受污染的耕地劃為永久基本農田。從全域看,水田和水澆地面積占劃定面積的48%;坡度15度以下占劃定面積的88%。從城市周邊看,共劃定9740萬畝,其中,新劃入3135萬畝,城市周邊平均保護比例由45%上升到60%,做到了優質耕地應劃盡劃。劃定后永久基本農田較劃定前布局更優化、質量有提升,并與森林、河流、湖泊、山體等共同形成了城市生態屏障,成為城市開發實體邊界,優化了城鄉空間格局,促進城鎮串聯式、組團式、衛星城式發展。(2017-09-20 10:09)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 第二,規劃確定的保護任務全部落地。各省(區、市)逐級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分解下達到市縣,編制完成了省市縣三級劃定方案,并通過了兩部論證審核,全國實際劃定保護面積15.50億畝,超過《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調整方案》確定的15.46億畝保護任務目標。各地市、縣級國土資源、農業主管部門在同級人民政府的組織領導下,以已有基本農田劃定成果為基礎,按照“總體穩定、局部微調、應保盡保、量質并重”的原則,“定位、定量、定質、定責”下達劃定任務,從城市周邊劃實、落細入手,再推進到城市周邊以外區域劃足、補齊,有效解決了以往“劃遠不劃近、劃劣不劃優”等問題,將保護任務在全域范圍內逐個圖斑比對落實到具體地塊。(2017-09-20 10:07)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 第一,堅守耕地紅線的意識明顯增強。永久基本農田劃定任務落實的過程,也是新發展理念與傳統發展觀念博弈的過程。在劃定過程中,兩部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以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為目標,堅守土地公有制性質不改變、耕地紅線不突破、農民利益不受損三條底線,結合劃定城市開發邊界、生態保護紅線,有序推進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隨著“創新、協調、綠色、開發、共享”發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隨著兩部劃定督導、論證審核、專項督察、驗收復核等工作持續開展,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堅守耕地紅線、節約集約用地的意識明顯增強,從“不讓劃”、“不敢劃”、“不愿劃”轉向“主動劃”、“真心劃”、“規范劃”,實現了“劃優、劃實、劃足”,逐級簽訂了責任書,把保護責任落實到地方各級政府,落實到村組、落實到農戶,并設立統一標志,接受社會監督。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簽訂608萬份責任書,設立27萬個標志牌。(2017-09-20 10:05)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 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是黨中央、國務院從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出發作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安排,是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的應有之義、應有之舉、應盡之責。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從2015年開始,國土資源部和農業部聯合部署開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兩年多來,兩部緊密配合、周密部署,會同各省(區、市)黨委政府迎難而上,統籌協調,在劃定工作中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先難后易、“先啃骨頭再吃肉”的方法路徑,堅持“調查摸底、核實舉證、論證審核、制定方案、組織實施”的工作程序,堅持中央與地方緊密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堅持調動各方積極性,采取強有力措施,扎實有效推進。
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有劃定任務的2887個縣級行政區實際劃定永久基本農田15.50億畝,已全部落到實地地塊、明確保護責任、補齊標志界樁、完善信息表冊、實現上圖入庫。以縣級行政區為單位的劃定成果100%通過省級驗收,成果數據庫100%通過質檢復核,劃定工作成果已廣泛應用,效果逐步顯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2017-09-20 10:03)
[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
大家上午好!歡迎出席今天的新聞發布會。下面,我就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的主要情況作簡要介紹。
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永久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必須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汪洋副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對加強耕地保護,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施特殊保護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嚴格實行特殊保護,扎緊耕地保護的“籬笆”。2015年、2016年連續兩年的中央1號文件和《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求,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2017年中央1號文件和4號文件,再次強調“全面落實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政策措施,嚴格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和保護”。
(2017-09-20 10:01)
[國土資源部辦公廳副主任夏俊]記者朋友們、同志們,大家上午好!
歡迎各位前來參加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聯合舉行的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新聞發布會。感謝各新聞媒體長期以來對國土資源工作的關心和支持!
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像保護大熊貓一樣保護耕地。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行特殊保護的要求,從2015年開始,國土資源部、農業部聯合部署開展了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截至2017年6月底,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總體完成上圖入庫、落實地塊各項任務,特殊保護取得積極成效。
今天我們榮幸地邀請到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請他向大家介紹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有關情況。出席今天新聞發布會的還有國土資源部耕地保護司副司長劉明松(主持工作)、農業部耕地質量監測保護中心副主任謝建華。
首先,請曹衛星部長向大家介紹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有關情況。(2017-09-20 09:58)
時 間: 2017-09-20 10:00
地 點: 國土資源部
內 容: 國土資源部定于9月20日(周三)上午10點,在部機關B103會議室,國土資源部與農業部聯合召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新聞發布會。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