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寧化縣石壁、淮土等水土流失重點鄉鎮的溪背、大路、禾坑等村,1萬畝連片的水保生態林示范片已初步建立;大田縣和平溪濟陽片11625畝的水土流失治理面積已完成……上半年,全市實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90.77平方公里,已完成投資2.33億元,完成全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積任務的94%。
為了確保水土流失治理各項工作落到實處,我市以機制創新保證治理工作落實、持續、長效。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廣泛動員、組織群眾,依靠群眾的力量推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實施公司運作、大戶承包的方式,特別是總結推廣了寧化縣組建縣級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公司的做法,有效籌集、管理、運作水土流失治理資金,增強治理工作的組織化程度,引進民間企業和專業大戶進行開發性水土流失治理;積極引導農戶山地經營權流轉,實現集中連片治理、集約開發,對不愿進行流轉的農戶,積極引導其以入股分紅的方式進行開發性治理,調動農戶入股和管護的積極性;各縣(市、區)發布封禁管護縣長令,對水土流失區進行全面封禁治理,對重度流失區以工程治理為主,對中、輕度流失區實施工程與非工程措施相結合治理,因地制宜,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分類治理;在抓好寧化、大田、清流、建寧4個省級水土流失治理重點縣的同時,市里選擇寧化縣石壁等17個鄉鎮作為市級水土流失治理重點鄉鎮,通過抓重點縣、重點鄉鎮,建立典型示范,帶動全市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對已完成治理的區域按照“誰投資、誰所有,誰受益、誰管護”的原則,建立起責、權、利明確,所有權與使用權明晰的管理體制,落實工程管護責任主體和維護資金來源渠道,確保工程效益的發揮。實行水土流失區全面封禁要有配套措施,改燃禁柴根據當地實際實行燃料補助。組建專業管護隊伍,落實管護資金,加大巡山、管護力度。設立和完善村規民約,加大對造成水土流失行為的處罰力度。
在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委和省上資金扶持的基礎上,市委常委會決定從今年起市財政每年安排1000萬元作為水土保持專項預算經費,目前已制定“2012年市財政1000萬元水土保持專項預算經費的安排使用方案”。寧化縣、大田縣、清流縣、沙縣財政也分別安排500萬元、1200萬元、300萬元和200萬元的水土保持專項經費,以推動我市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工作的順利開展。 (阮 忠)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