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池市自然資源局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通過“四個強化”嚴守耕地保護紅線,夯實糧食安全基石。2024年,全市實現耕地凈增加11.32萬畝。
強化管理機制,壓實工作責任。該局健全“黨政同責、分級負責”機制,采取“市級調度、縣(區)落實”模式,深入推進耕地保護田長制,壓實各縣(區)耕地保護工作責任。建立常態化調度機制,加強耕地保護責任制考核,遏制違法違規增量。2022年以來,全市累計增加耕地1610.26公頃、水田規模1616.61公頃、糧食產能2085.11萬公斤,新增耕地指標價值69.3億元,全市指標交易收益9.38億元;先后有5個縣(區)獲評廣西耕地保護激勵縣,獲激勵資金3000萬元。
強化部門協作,凝聚工作合力。市本級和11個縣(區)全面建立“田長+檢察長”協作機制,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金城江區2起“田長+檢察長”協作案件入選自治區公益訴訟典型案例,并列入自然資源部基層管理創新實踐工作亮點。針對全市多發高發的違法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養殖牛蛙問題,聯合檢察長、河長、林長等,開展系列聯合整治專項行動,共清拆非法養殖23家,恢復耕地870余畝、基本農田520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和生態系統得到有效修復。
強化執法監管,推進問題整改。該局探索“人防+技防”監管同步發力,建立市、縣、鄉、村四級動態巡查網絡,實現耕地監控全覆蓋。加大對違法違規占用耕地行為的查處和打擊力度,科學制定流出耕地整改恢復時序,對已整改的圖斑及時開展“回頭看”,提高土地衛片執法效能。2022年以來,全市立案查處土地違法案件504宗,拆除建筑物43.24萬平方米,沒收建筑物31.46萬平方米,向公安機關移交非法占用耕地涉嫌犯罪案件39起。
強化宣傳引導,營造濃厚氛圍。采取"線上+線下"立體化宣傳模式,常態化推進耕地保護宣傳工作,增強群眾依法用地意識,營造耕地保護良好氛圍。先后發放田長制明白卡25萬張、耕地保護宣傳資料10萬份、巡田馬甲3000件、巡田記錄本4萬本,發送宣傳短信超100多萬條。公開通報18起土地違法典型案例,持續向社會各界傳遞執法監管全面從嚴信號,有效營造了“不能占、不敢占、不亂占”耕地的濃厚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