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格制度管理,動態優化完善。結合砂石管理工作中的新要求、新規定,不斷查缺補漏,推動配套制度機制協調完善、不留盲點。針對當前建設工程富余砂石資源管理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出臺了《綿陽市安州區建設工程砂石資源管理實施辦法》,對工程建設項目砂石資源儲量的核定、自用砂石資源的管理、富余砂石資源的處置以及項目開挖階段砂石管理、運輸等各環節進行了細化,同時在砂石資源處置收支管理、監管責任落實、責任追究等方面也作了明確的規定。辦法實施后將有效促進全區砂石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
強化政策宣傳,推動落地見效。充分利用橫幅、傳單、微信、融媒號等宣傳載體,大力宣傳砂石資源管理相關政策。結合“4·22”世界地球日、7月新《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正式實施宣傳月、“12·4”法治宣傳日等活動契機,“送法到農村”“送法到基層”“送法到企業”,面對面宣傳砂石資源管理政策,依法依規用好砂石資源。將《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列入政府常務會議學法計劃,領導帶頭學習,營造自上而下自覺學法的良好氛圍,充分利用“四川省自然資源大講堂”等平臺專題培訓的機會,不斷提高領導干部對法律法規的理解和應用能力。
堅持規劃引領,提供有效保障。充分發揮《綿陽市安州區礦產資源總體規劃(2020—2025)》對轄區礦產資源勘查開發的宏觀調控作用,結合國家、省、市最新的產業政策和礦產資源開發利用要求,積極做好“十四五”和“十五五”礦產資源規劃的有序銜接。2022年至今,安州區拍賣出讓4宗石灰巖礦采礦權建成后均為大型礦山,礦山企業的數量、結構、產業規模得到進一步優化,基本形成以大中型礦山為主的礦產開發新格局,砂石資源需求得到有效保障。
保持高壓態勢,堅決剛性執法。全力構建“源頭嚴防、過程嚴管、后果嚴懲”的全過程監管體系。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確保職責范圍清、工作要求明;實行接收、計量、轉運、儲存、加工、出售等各環節閉環管理;對責任懸空、落實不力,甚至出現嚴重后果的情況,堅決追責問責。強化技術支撐,“零容忍”遏制各類非法采砂行為。積極依托技術服務單位定期對區內礦山開發利用情況開展技術核查,督促各礦山企業依法合規生產,科學合理開采礦產資源,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應急管理、工信科技、交通運輸、水利等部門各司其職、高效協作,緊盯重點領域工程項目,嚴厲打擊非法采砂用砂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