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南海局的官方微信公眾號先后上新了兩個欄目“修身箴言”和“清風詩箋”。
第一期“修身箴言”配色雅致的“長圖”上有一行雋永的小字:“芝蘭生于幽谷,不以無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為困窮而變節(jié)。”令人耳目一新。該欄目從《論語》《中庸》《孔子家語》等傳統(tǒng)經典中精選了反映立德修身、勤儉克己、擔當作為等思想的語句,有慎獨、憂患、持守、力行等主題,并配注釋和簡單解讀。每期還結合箴言內容拋出一個“自省”問題,比如“我能做到人前人后一個樣,表里如一嗎?”“我是怎樣看待別人指出自己過錯的?”“能讓我安心專注于其中的,都是什么事情呢?”每每讀來令人心中一動。
“清風詩箋”欄目則遴選了先秦、魏晉、唐宋直到明清歷代倡導廉潔、抒發(fā)正氣的詩詞。從《詩經》里的甘棠樹到陶淵明的飛鳥,從韓愈的勸諫到蘇軾的豁達,無不膾炙人口,并通過釋義和背景介紹了與詩人相關的廉潔典故事跡。欄目以詩言志、以文載道,展現(xiàn)了古今一脈相承的浩然正氣。
兩個欄目共制作了20期,每半個月交替刊出,如細雨潤物,讓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為干部職工思想固本培元提供養(yǎng)分。“紀檢工作原來也不都是冷面如鐵,還有這樣清新的一面!”“自省雖然只有一句話,但的確引人深思。”欄目在干部群眾中收到了良好反響。
作為南海局廉潔文化建設舉措之一的“脊梁的力量”征文活動,于去年4月23日世界讀書日啟動。活動倡導局機關和局屬單位各黨支部、青年理論學習小組將廉潔文化融入日常交流學習,組織廣大黨員干部閱讀古今廉潔故事和廉政事跡,撰寫心得感悟。
經過兩個月組織動員和征集,去年“七一”前夕,共收到來自局機關和局屬單位40個黨支部的50篇原創(chuàng)文章,作者有局屬單位的黨委書記,有黨務工作者,也有普通的一線職工。文章有的書寫鐘南山、張桂梅等“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的卓越貢獻,有的追憶鄧穎超、焦裕祿等前輩的感人事跡,有的介紹“酌貪泉”“楊震四知”等歷史典故,還有的推介了身邊同事的典型事跡。作品語言流暢、感情真摯,各抒所思所感,古今榜樣的力量共同匯聚成一曲正氣之歌。征文活動綜合26位機關支部書記和局屬單位黨委、紀委書記的盲評打分,評出了獲獎等次及優(yōu)秀組織單位和支部。
去年9月,30篇優(yōu)秀的征文作品陸續(xù)在局網(wǎng)站和新媒體上刊出,得到了干部職工大量點贊和轉發(fā)。同時,全部50篇征文被輯錄成電子書,發(fā)到各級黨組織開展廉潔文化學習交流。一些單位還選取優(yōu)秀作品制作成了宣傳欄,為喜迎黨的二十大營造了良好氛圍。
今年春節(jié)前夕,南海局將“修身箴言”和“清風詩箋”欄目長圖印制成書簽,作為廉政提醒發(fā)放給在職和離退休黨員干部,深受機關和局屬單位干部職工歡迎。從策劃組織征集,到評比展示交流,南海局廉潔文化建設系列活動貫穿全年,局內“學廉倡廉”的清音入耳沁心。
南海局將繼續(xù)按照上級的部署,秉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同向發(fā)力,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基礎性工程,以理想信念強基固本,以先進文化啟智潤心,以高尚道德砥礪品格,持續(xù)深化廉潔文化建設。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