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勘查技術與實驗測試分技術委員會成立大會暨第一次工作會議近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提出,要加快勘查技術與實驗測試標準體系的建設,為推進自然資源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有力的抓手。
據分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中國地質調查局國家地質實驗測試中心主任齊亞彬介紹,近年來,勘查技術與實驗測試標準化成果顯著。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物探、化探、鉆探、遙感和實驗測試手段在現代地質工作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已發布的現行有效勘查技術方法共有97項,實驗測試技術標準361項。勘查技術與實驗測試新技術、新方法得到廣泛推廣應用,相關標準體系逐步完善,帶動了基礎性、公益性地質調查工作質量的提高。
會議提出,新時代對勘查技術與實驗測試標準化工作提出了新任務、新需求。一是圍繞自然資源部主責主業,根據業務工作在不同階段的實際需要,配合研制相關技術方法標準;二是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品質,采取頂層設計、分步實施的推進模式,構建和完善勘查技術與實驗測試標準體系;三是堅持綠色、低碳、高效的理念,重視綠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不斷降低資源消耗和環境影響;四是加強標準和科研工作的結合,將能夠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和可持續發展的先進技術及時納入標準,使標準化工作成為科研、生產、使用三者間的橋梁。
據悉,新一屆分技術委員會將提高標準化供給質量和服務能力,開展技術標準需求和技術應用情況跟蹤調研,用5年時間制修訂80~100項標準,包括《區域重力調查規范》《煤層氣測井規范》《地下水質分析方法》等重要標準;規范運行管理,推進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宣傳推廣和技術培訓。
來自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以及分技術委員會全體委員近40人參加了會議。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