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川南地區頁巖氣勘查開發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簡稱《方案》)正式印發。根據《方案》,到2020年,試驗區頁巖氣年產量目標為100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儲量達3000億~5000億立方米;到2025年,試驗區頁巖氣年產量目標為200億立方米,累計探明儲量目標為7000億~1萬億立方米。
川南地區頁巖氣勘查開發試驗區(簡稱“試驗區”)位于四川省南部,主要涉及內江、自貢、宜賓、瀘州、樂山、資陽和眉山7個地級市,39個縣(市、區),面積約4.61萬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12月,四川省轄區內累計開鉆頁巖氣井343口,完鉆290口,壓裂221口,投產215口,已建成產能年突破45億立方米,年產量達到30億立方米,累計產量已達到66億立方米。
《方案》要求,從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發揮產地優勢、保障民生利益出發,盡快做好頁巖氣深度加工,以頁巖氣產業示范園、能源綜合開發深度利用基地等為基礎,加大就地轉化和就地利用力度,延伸頁巖氣產業鏈,到2020年,累計投資100億元,實現產值180億元。同時,按照“技術引領、突出優勢、培育產業”的發展思路,圍繞頁巖氣產業鏈涉及的核心裝備研發制造、油氣田服務兩大領域,堅持自主創新與引進吸收相結合,以頁巖氣勘查開發為龍頭,著力提升技術服務能力和成套裝備制造能力,力爭頁巖氣勘查開發關鍵技術攻關取得重大突破,打造創新體系完善、產品優勢突出、市場競爭力強的頁巖氣研發制造和油氣田服務產業基地,到2020年,累計投資120億元,實現產值250億元。
此外,《方案》還強調,結合四川省創建全國清潔能源示范省的總體要求,擴大全省燃氣使用范圍,推動省內能源結構調整升級,力爭到2020年,天然氣、頁巖氣、煤層氣等清潔能源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比例提升5個百分點;通過提升清潔能源使用比例,進一步提升四川省生態環境質量,提高長江上游生態保障水平;積極培育頁巖氣上游勘查開發、中游運輸儲備、下游綜合利用產業鏈,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就業規模,提升經濟活力;促進協調發展、推動民生改善、共享發展成果,有效改善貧困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為加快脫貧攻堅奠定堅實基礎。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