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云南省、陜西省分別發布了各自行政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主要數據成果及應用等情況。
通過“三調”,云南查清了全省1530.9萬個地類圖斑的用途、位置、范圍、面積等情況,掌握了全省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濕地、商服用地、工礦倉儲用地、住宅用地、交通運輸用地、水利設施用地、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等國土利用現狀,建立了省、市、縣三級國土調查數據庫,編制了反映全省當前土地利用現狀的圖件,分析了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以來各地類的變化流轉情況并形成調查成果分析報告。
云南省自然資源廳負責人表示,“三調”數據成果是全省制定經濟社會發展重大戰略規劃、重要政策舉措的基礎依據。下一步,將加強“三調”成果共享應用,將其作為國土空間規劃和各類相關專項規劃的統一基數、統一底圖,進一步推進省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陜西歷時3年,投入近萬人開展“三調”,匯集了1166萬個調查圖斑,全面查清了全省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濕地、城鎮村及工礦、交通運輸、水域及水利設施等地類的分布和利用狀況。“三調”數據顯示,陜西省耕地總面積為4401.51萬畝,81%的耕地分布在耕種條件較好的陜北高原和關中平原,全省1821.01萬畝園地中也有75.14%分布在這兩個區域。“三調”過程中,陜西結合實際增加了“秦嶺地區自然資源基礎調查”“全省交通物流用地調查和黃河沿岸(陜西段)自然資源潛力調查研究”等專項工作。其中,秦嶺地區自然資源基礎調查項目被列入全國構建自然資源調查監測技術體系試點項目,目前已構建形成了內外網秦嶺調查監測云平臺。
“三調”數據成果全面客觀反映了陜西國土利用狀況,也反映出在耕地保護、生態建設、節約集約用地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下一步,陜西將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切實守住耕地保護紅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