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安徽省分別發布各自行政區第三次全國國土調查(以下簡稱“三調”)主要數據成果。
通過“三調”,新疆全面查清了106個縣級調查單元國土利用現狀,摸清了主要地類數據。“三調”數據顯示,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以來的10年間,新疆耕地凈增2873.29萬畝,主要來源于土地開發整治和農業結構調整。生態功能較強的林地、草地、濕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地類凈增約1.13億畝,302.76萬畝耕地流向生態功能較強的地類,2555.28萬畝生態功能較強的地類流向耕地,表明自治區國土利用和生態建設格局在局部地區還不穩定。同時,建設用地節約集約程度不高等問題依然突出;25度以上坡耕地、沙荒耕地、重度鹽堿化耕地等9類不穩定耕地數量較多,耕地保護形勢仍然嚴峻。
下一步,新疆將針對“三調”反映出的問題,采取嚴格耕地保護、統籌生態建設、節約集約用地、推動“三調”成果應用等多種舉措加以改進和解決。
“三調”數據顯示,安徽擁有耕地8320萬畝,有力保障了糧食生產。相比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安徽采礦用地凈減32萬畝,林地、草地、濕地、河流水面、湖泊水面等生態功能較強的地類凈增274萬畝,生態建設取得成效。目前,全省已完成24.7萬畝廢棄礦山治理、27.1萬畝采煤沉陷區生態修復。全省通過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騰退91萬畝村莊建設用地,有效補充了耕地資源,控制了建設用地規模,但同時也存在節約集約用地程度不高、村莊用地規模大等問題。
下一步,安徽將嚴格落實國家確定的全省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壓實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的耕地保護目標責任,規范完善耕地占補平衡,確保耕地總量不減少、質量有提高。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