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國土資源部、農業部就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在京聯合召開新聞發布會,國土資源部副部長曹衛星出席會議并介紹了劃定成果有關情況。自2015年,兩部聯合組織部署開展這項工作,截至2017年6月底,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總體完成,全國有劃定任務的2887個縣級行政區全部落到實地地塊、明確保護責任、補齊標志界樁、建成信息表冊、實現上圖入庫,劃定成果100%通過省級驗收,成果數據庫100%通過質檢復核。

新聞發布會現場。(于洪奇 攝 趙心浩 編)
耕地是我國最為寶貴的資源,永久基本農田是耕地中的精華,關系十幾億人吃飯大事,必須保護好,絕不能有閃失。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耕地保護工作,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對加強耕地保護,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并實施特殊保護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明確指出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是基本農田保護的基礎工作,是前所未有的舉措,功在當前,利及長遠,要求牢牢守住耕地紅線,全面劃定永久基本農田,嚴格實行特殊保護,扎緊耕地保護的“籬笆”。曹衛星介紹,兩年多來,兩部緊密配合、周密部署,會同各?。▍^、市)黨委政府迎難而上,統籌協調,在劃定工作中始終堅持以新發展理念為引領,堅持先難后易、“先啃骨頭再吃肉”的方法路徑,堅持“調查摸底、核實舉證、論證審核、制定方案、組織實施”的工作程序,堅持中央與地方緊密配合、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堅持調動各方積極性,采取強有力措施,扎實有效推進,劃定工作取得了4項重要成果:
一是堅守耕地紅線的意識明顯增強。地方各級黨委政府堅守耕地紅線、節約集約用地的意識明顯增強,從“不讓劃”、“不敢劃”、“不愿劃”轉向“主動劃”、“真心劃”、“規范劃”,實現了“劃優、劃實、劃足”,逐級簽訂了保護責任書,把保護責任落實到地方各級政府,落實到村組、落實到農戶,并設立統一標志,接受社會監督。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共簽訂608萬份責任書,設立27萬個標志牌。
二是規劃確定的保護任務全部落地。全國落實保護面積15.50億畝,超過《全國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綱要(2006—2020年)調整方案》確定的15.46億畝保護任務目標。以已有永久基本農田劃定成果為基礎,按照“總體穩定、局部微調、應保盡保、量質并重”的原則,“定位、定量、定質、定責”下達劃定任務,從城市周邊劃實、落細入手,再推進到城市周邊以外區域劃足、補齊,有效解決了以往“劃遠不劃近、劃劣不劃優”等問題,將保護任務在全域范圍內逐個圖斑比對落實到實地地塊。據統計,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圖斑總數達到4540多萬個,數據庫大小達3個TB。
三是永久基本農田質量明顯提升。從全域看,水田和水澆地面積占劃定面積的48%;坡度15度以下占劃定面積的88%。從城市周邊看,共劃定9740萬畝,其中,新劃入3135萬畝,城市周邊平均保護比例由45%上升到60%,做到了優質耕地應劃盡劃。劃定后永久基本農田較劃定前布局更優化、質量有提升,并與森林、河流、湖泊、山體等共同形成了城市生態屏障,成為城市開發實體邊界,優化了城鄉空間格局,促進城鎮串聯式、組團式、衛星城式發展。
四是劃定工作成效逐步顯現。通過把永久基本農田從圖上落實到田頭,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助推農業現代化轉型發展,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通過優先確定永久基本農田布局,把城市周邊圍住、把公路沿線包住,防止城市無序擴張和蔓延,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通過落實國務院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將重點地區、重點部位優先保護類和安全利用類耕地優先劃入,確保舌尖上的安全,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通過層層落實保護責任,落實到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中,切實維護農民權益。劃定成果為建設糧食生產功能區、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和區域發展規劃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調整完善、重大建設項目用地審批等提供了重要支撐,劃定成效顯現。各地結合實際,將劃定工作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新農村建設、扶貧攻堅、都市農業和生態旅游相結合,把好山好水好田融入城市,融入百姓生活,讓居民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傳承農耕文化提供物質基礎。
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但是保護工作沒有完成時,對永久基本農田的保護永遠不能松懈。曹衛星強調,兩部將進一步提高對永久基本農田劃定工作重要意義的認識,創新思路和舉措,在鞏固、完善、提高上下功夫,研究探索制度化安排和長效化機制,加快構建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新格局。下一步,將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工作。一是鞏固劃定成果,加快集成和應用。做好已通過復核的劃定成果集成,將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及時納入國土資源遙感監測“一張圖”和綜合監管平臺,納入正在建設的“智慧耕地”管理信息系統,作為土地審批、衛片執法、土地督察的重要依據,充分發揮劃定成果對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劃定的基礎支撐作用。二是完善監督體系,實現成果動態管理。研究建立全國永久基本農田動態監管系統,完善永久基本農田數據庫更新標準與規范,指導各?。▍^、市)國土資源主管部門對永久基本農田占用、補劃等情況進行動態監管,實現全國永久基本農田變化信息的及時匯集和動態管理。三是提高管護水平,落實特殊保護政策措施。加強和完善對永久基本農田管控性、建設性和激勵約束性保護政策,嚴格落實永久基本農田保護責任,建立健全“劃、建、管、護、補”長效機制,將永久基本農田保護情況納入省級政府耕地保護責任目標考核和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做到“管得住”、“建得好”、“守得牢”。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