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資源部近日印發通知,部署開展2022年衛片執法工作,要求早發現、早制止、嚴查處各類自然資源違法行為,維護自然資源管理秩序,堅決遏制新增亂占耕地建房,嚴格保護耕地和礦產資源,尤其是重點保護永久基本農田、可以長期穩定利用耕地和稀土等戰略性礦種。
通知明確,要從執法角度評估一個地區的自然資源管理秩序,壓實地方黨委政府責任,督促整改落實,消除違法狀態。檢驗各地自然資源執法工作成效,推動落實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以衛片執法工作為抓手構建跨部門執法工作平臺,推動落實自然資源執法共同責任機制,形成工作合力。
通知要求,利用衛星遙感影像按“T﹢10”時間要求制作下發衛片執法日常圖斑;利用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和相關監測成果制作補充圖斑,按照“一圖兩用”模式下發用于開展土地、礦產衛片執法;利用高清衛星遙感影像按季度制作下發礦產衛片執法補漏圖斑,監測和發現礦產資源硐采疑似違法等特殊情況。
通知提出,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在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按“月清”要求確認上報數據后一個月內完成內業審核工作,并適時組織對疑似違法占用耕地面積較大的圖斑及其整改結果、疑似持續違法開采且開采量較大的圖斑或違法嚴重地區開展實地抽查;對新增建(構)筑物疑似違法占用耕地100畝以上的圖斑,要組織逐一實地核查。此外,繼續沿用2021年衛片執法工作問責比例計算方法評估2022年各地自然資源管理秩序。2022年7月31日前,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將上半年衛片執法成果和報告報部;2023年3月31日前,完成2022年全年度衛片執法成果審核及匯總分析。
通知強調,要重點查處新增亂占耕地建房、挖田造湖、挖湖造景、違建“大棚房”等違法行為;重點查處在長江、黃河干流和重要支流沿線、生態敏感區非法用地采礦行為;重點查處非法開采稀土等戰略性礦種的行為;重點查處城市更新、歷史文化保護相關領域中未批先建及違規編制、修改、批準和實施國土空間規劃等行為。對其中性質惡劣的重大典型案件,采取部、省兩級直接立案查處、掛牌督辦進行查處,處理結果公開通報。
通知明確,對違法違規占用耕地從事非農業建設的,省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按月度先行凍結補充耕地儲備庫中違法用地所在地的補充耕地指標,地方拆除復耕并經省級確認后,解除凍結;經查處后,符合條件可以補辦用地手續的,直接扣減儲備庫內同等數量、質量的補充耕地指標,用于占補平衡。對發現的“非糧化”等問題,各級自然資源執法部門要及時移交同級相關業務部門處理。
為有序開展2022年衛片執法工作,通知提出4點工作要求。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地方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主動向同級黨委政府匯報。對涉及的交通、保障性住房等違法違規用地問題,要形成清單及時移交相關部門。二是加強統籌協調。統籌協調自然資源內部管理部門關系,處理好保護和發展的關系,加強自然資源“全鏈條”監管。三是強化監督監管。要防止簡單化、一刀切,一拆了之。對衛片執法中發現的問題,堅持“既查事、又查人”的原則,嚴肅處理。四是嚴格合法性審查。地方各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要確保圖斑合法性判定權源信息全面、真實、準確。對經核實發現圖斑合法性判定問題突出的,部將公開通報。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