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要求江蘇“在高質量發展上繼續走在前列”。
“現場聆聽了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我感到無比振奮、無上光榮,也深感重任在肩、使命如山。”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自然資源廳廳長張國梁表示,以高質量發展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是習近平總書記對我們的諄諄囑托、殷殷期待,是江蘇干群在新征程上必須堅決扛起的重大責任。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將緊緊圍繞“勇挑大梁、走在前列”總要求,緊扣自然資源工作職責定位,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提供自然資源保障,為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更好“扛起新使命、譜寫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錨定“高質量發展”首要任務
行棋觀大勢,落子謀全局。如何錨定“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做好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自然資源工作,江蘇省自然資源系統有怎樣的規劃?
張國梁說,總書記指出,“沒有高質量發展,就談不上社會主義現代化”“必須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必須更好統籌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必須堅定不移深化改革開放、深入轉變發展方式”“必須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這番話讓人印象深刻。江蘇是東部地區經濟大省,也是發展熱土,積極探索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各項工作都要圍繞落實好“爭當表率、爭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榮使命展開。
作為省級自然資源管理部門,要緊扣“嚴守資源安全底線、優化國土空間格局、促進綠色低碳發展、維護資源資產權益”的工作定位,進一步把資源安全底線守得更牢、把高質量發展保得更好、把省域國土空間布得更優、把美麗江蘇底色繪得更綠、把資源資產權益護得更細、把資源民生福祉抓得更實,在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中呈上一份優異的自然資源答卷。
就當前而言,要為全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提供堅實保障,堅決守住全省資源安全底線,筑牢“美麗江蘇”綠色本底,進一步細化實化貫徹落實的舉措,為江蘇高質量發展繼續走在前列提供自然資源保障。
為全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提供堅實保障
張國梁介紹,過去一年,江蘇省自然資源系統堅持“讓要素等項目、不讓項目等要素”,提前3個月實現省重大項目應保盡保。全年共安排重大項目用地計劃4.98萬畝,批準新增建設用地面積6.07萬畝、新增用海1.17萬畝,完成供地面積5.47萬畝,省級建設用地事項審批時限壓縮至15個工作日,如期完成兩批130個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投放項目要素保障,為全省“勇挑大梁”提供了堅實保障,相關經驗做法獲國務院第九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張國梁表示,全省自然資源系統今年將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這個首要任務,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總基調,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更好協調保護與開發,以實體經濟為重點,以重大項目為牽引,加大資源要素保障力度,有效支撐全省經濟運行率先整體好轉。“允許各地預支2023年度規劃空間規模,原則上按照設區市國土空間規劃新增空間規模的15%控制。指導各地按需編制2023年度預支空間規模指標落地上圖方案,保障近期重大項目落地。同時,持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建立全省統一的建設用地審批監管系統。”張國梁介紹。
堅決守住全省資源安全底線
自然資源是國家安全的重要領域,涉及糧食安全、能源資源安全、地質和海洋安全、信息數據安全等方方面面。張國梁介紹,江蘇省自然資源系統堅持把總體國家安全觀貫穿自然資源工作各方面、全過程,高效統籌發展和安全,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目前,全省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完成國家下達的劃定任務,夯實了全省糧食安全根基,干熱巖等礦產資源勘查取得重大突破,筑牢了能源資源安全保障。
接下來,江蘇還將繼續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提升資源勘查開發利用水平,提升行業本質安全水平。足額帶位置分解下達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保護任務,強化耕地用途管制,從嚴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積極推進耕地后備資源開發,牢牢守住耕地這一糧食生產的“命根子”。啟動全省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大地熱、干熱巖等清潔能源資源調查開發利用力度,大力推動光伏、海上風電等新能源科學開發利用。毫不放松抓好地質災害防治、海洋災害預警等工作,依法加強地理信息安全和地圖市場監管,守牢安全發展底線。
筑牢美麗江蘇綠色本底
自然資源部門是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責部門之一,是美麗江蘇建設的主力軍。近年來,江蘇自然資源系統大力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全面履行“兩統一”核心職責,堅持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以生態保護修復為抓手、以節約集約利用為約束,推動美麗江蘇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編制完成《江蘇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全省劃定生態保護紅線2730.35萬畝。近五年,全省累計完成土地綜合整治417萬畝、礦山治理9.15萬畝、海岸線修復超300公里、濕地修復32萬畝、撫育森林40萬畝。大力推動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省建設,全省15個地區入選全國首批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高效推進自然資源統一調查監測和確權登記,全省林木覆蓋率達24.06%、自然濕地保護率達64.3%,良好的自然生態已經成為江蘇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產品。
張國梁表示:“接下來,我們將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自覺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推動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切實筑牢美麗江蘇綠色本底,加快建成美麗中國的省域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