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自然資源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財政部、中國科學院、國家能源局共同印發《關于推動海洋能規?;玫闹笇б庖姟罚ㄒ韵潞喎Q《指導意見》),這是六部門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關于“發展海洋經濟,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加快建設海洋強國”重大戰略部署和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關于“完善促進海洋經濟發展體制機制”改革任務要求的重大且務實的舉措,對加快推動我國海洋能規?;镁哂兄匾笇б饬x。
一、我國海洋能資源總量豐富,開發利用已初具規模
我國海洋能資源豐富,展現出巨大的開發潛力。近年來,我國海洋能發電技術進步迅速,涌現出一批代表性創新成果。其中,中國長江三峽集團牽頭承擔的“舟山潮流能示范工程建設”項目建成了國內首個具備公共測試和示范功能的公益性開放型國家級潮流能綜合試驗場,為潮流能機組測試和海洋能規模化開發利用積累了寶貴經驗。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海洋能總裝機規模破萬千瓦,位居世界第四,海洋能已進入規?;们跋?。
從建設海洋強國要求看,我國在海洋能規?;煤蛣撔乱I方面仍存在提升空間。《指導意見》精準聚焦行業瓶頸問題,從戰略規劃、技術攻關、產業布局、政策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具體指導意見,不僅明晰了海洋能規?;玫陌l展方向,更強化了中央企業布局海洋能產業的戰略定力。
二、提高自主研發能力,形成有競爭力的戰略性新興產業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強化科技創新引領”的工作要求。作為國家科技創新的主力軍,中央企業應著力突破海洋能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加速推進發電裝置關鍵部件國產化進程,實現核心軟件自主可控,全面提升海洋能發電裝備智能制造水平;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框架,深化與共建國家在海洋能技術研發、裝備測試等領域的創新合作;全力籌建國家海洋能資源利用技術創新中心,重點強化研發成果轉化和產業孵化,通過構建“研發-中試-應用”全鏈條創新體系,加快形成可復制的標準化技術方案與模塊化裝備體系,打造戰略性新興產業新賽道。
三、開展試點示范工程,推進海洋能規?;C合利用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持續擴大工程試點”的工作要求。中央企業應依托我國獨特的資源稟賦與工程實踐基礎主動作為,重點推進重大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著力構建海洋多能源種類聯合開發體系,探索海洋能綜合利用新場景。在各沿海省份試點示范海上風電、海上光伏及波浪能同場開發項目;擇機試點示范海洋能同海洋牧場聯合開發項目,積極探索海洋能與海水淡化、油氣開采、環境觀測等融合發展模式,形成一批代表性的海洋能規模化綜合利用示范項目。
四、引導產業聚集發展,完善產業支撐體系
《指導意見》明確提出了“優化產業發展環境”的工作要求。中央企業應以重大項目建設為牽引,輻射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協同發展,培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壯大科技領軍企業隊伍,引導產業聚集發展;引導跨產業要素集聚,推動海上風電、石油、造船、物流等關聯產業向海洋能領域延伸,構建涵蓋原材料供應、裝備制造、基礎設施的共享型產業生態;持續開展國際合作,參與海洋能國際標準規則制定,建立健全覆蓋研發設計、裝備制造、工程運維的全鏈條標準體系,全面提升產業全要素保障能力。
五、完善政策配套,為海洋能規?;锰峁┍U?/b>
《指導意見》明確指出要“引導央企投入海洋能開發利用”。建議地方政府出臺激勵企業開展海洋能規模化利用相關的配套政策;建議地方政府在海上風電資源競配中增設海洋能綜合利用專項評價指標;建議地方政府制定海洋能上網電價核定試行辦法;建議地方政府設立專項資金用于支持海洋能規?;妙I域的科學研究和工程示范,為海洋能科技研發開通綠色通道。
多年來,各類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在海洋能開發利用領域開展了積極探索,交出了精彩答卷?!吨笇б庖姟繁貙⑦M一步加快海洋能規?;眠M程,為建設海洋強國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