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工作回顧●
1.糧食產量首次躍上1.4萬億斤新臺階、畝產提升10.1斤。
2.“夢想”號大洋鉆探船建成入列。
3.新培育一批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商業航天、北斗應用、新型儲能等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4.出臺實施新型城鎮化戰略五年行動計劃,扎實推進城市更新,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提高到67%。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防災減災和綜合生產能力穩步提高,鄉村全面振興取得新成效。出臺一批區域發展政策,實施一批區域重大項目,健全主體功能區制度政策,區域融合發展取得新進展。
5.深入實施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積持續“雙縮減”。
●2025年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要求和政策取向●
1.今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增長5%左右;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漲幅2%左右;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國際收支保持基本平衡;糧食產量1.4萬億斤左右;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2.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4.4萬億元、比上年增加5000億元,重點用于投資建設、土地收儲和收購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業賬款等。
3.推動更多資金資源“投資于人”、服務于民生,支持擴大就業、促進居民增收減負、加強消費激勵,形成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環。
●2025年政府工作任務●
1.優化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管理機制,實施好投向領域負面清單管理、下放項目審核權限等措施。簡化投資審批流程,建立健全跨部門跨區域重大項目協調推進機制。
2.開展新技術新產品新場景大規模應用示范行動,推動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安全健康發展。
3.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展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加快完善數據基礎制度,深化數據資源開發利用,促進和規范數據跨境流動。
4.充分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前沿性、顛覆性技術研發,加快組織實施和超前布局重大科技項目。優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布局,推進科研院所改革,探索國家實驗室新型科研組織模式,增強國際和區域科技創新中心輻射帶動能力。
5.加快建立健全基礎制度規則,破除地方保護和市場分割,打通市場準入退出、要素配置等方面制約經濟循環的卡點堵點,綜合整治“內卷式”競爭。
6.完善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標準體系和基礎制度。
7.優化城市空間結構和土地利用方式,合理控制新增房地產用地供應。盤活存量用地和商辦用房,推進收購存量商品房,在收購主體、價格和用途方面給予城市政府更大自主權。有序搭建相關基礎性制度,加快構建房地產發展新模式。
8.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
9.嚴守耕地紅線,嚴格占補平衡管理。高質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和現代化灌區建設,推進退化耕地治理。啟動中央統籌下的糧食產銷區省際橫向利益補償,加大對產糧大縣支持,保護種糧農民和糧食主產區積極性。各地區都要扛穩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責任,共同把飯碗端得更牢。
10.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有序推進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擴大整省試點范圍。完善承包地經營權流轉價格形成機制,提高農業社會化服務質效。發展新型農村集體經濟。創新鄉村振興投融資機制。壯大鄉村人才隊伍。深化集體林權、農墾、供銷社、農業水價等改革。因地制宜推動興業、強縣、富民一體發展,做好“土特產”文章,發展林下經濟,促進鄉村特色產業延鏈增效、聯農帶農,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持續改善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和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11.完善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機制,堅持以人為本提高城鎮化質量水平,構建優勢互補的區域經濟布局和國土空間體系。加快補齊縣城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大力發展縣域經濟,提高城鄉規劃、建設、治理融合水平。持續推進城市更新和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統籌城市低效用地再開發,加快健全城市防洪排澇體系,加強燃氣、給排水、熱力、地下管廊等建設和協同管理。發展數字化、智能化基礎設施,完善無障礙適老化配套設施,提升社區綜合服務功能,打造宜居、韌性、智慧城市。
12.發揮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主體功能區戰略的疊加效應,積極培育新的增長極。深入推動長江經濟帶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支持經濟大省挑大梁,在要素保障、科技創新、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等方面制定支持政策。積極探索資源型地區轉型發展新路徑。大力發展海洋經濟,建設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13.進一步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14.持續深入推進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實施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統籌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面推進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推動“三北”工程標志性戰役取得重要成果。實施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堅定推進長江十年禁漁。健全生態保護補償和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積極推進美麗中國先行區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良好生態環境新期待。
15.完善支持綠色低碳發展的政策和標準體系,營造綠色低碳產業健康發展生態。完善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加強重點用能用水單位節能節水管理,有力有效管控高耗能項目。
16.加快建設“沙戈荒”新能源基地,發展海上風電,統籌就地消納和外送通道建設。
17.全面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完善維護國家安全體制機制,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做好洪澇、干旱、臺風、森林草原火災、地質災害、地震等自然災害防范應對。做好西藏定日縣地震災后恢復重建,提高重點地區房屋、基礎設施抗震能力。
18.今年將開展“十五五”規劃編制工作。要深入分析“十五五”時期新的階段性特征,科學確定發展目標,謀劃好重大戰略任務、重大政策舉措、重大工程項目,更好發揮規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引領指導作用。(整理:路濤 陳雨 曲冰潔 劉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