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部門:
現將《還清房貸“一件事”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
上海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上海銀保監局
上海市公積金管理中心 上海市大數據中心
2022年6月20日
還清房貸“一件事”工作方案
按照《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2022年上海市全面深化“一網通辦”改革工作要點〉的通知》(滬府辦發〔2022〕1號)要求,市規劃資源局、上海銀保監局、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和市大數據中心一起,聯合銀行金融機構、住房置業擔保公司,共同梳理了還清房貸與辦理不動產抵押注銷登記所涉及的審批業務及辦事手續,圍繞申請條件、申報方式、受理模式、審批程序等進行流程再造,實施“全程網辦”“一件事”聯動辦理。
一、現狀分析
房產貸款是最常用的融資方式之一,在購房過程中普遍應用,而還清貸款后辦理不動產抵押注銷是房屋買賣整個鏈條中的重要一環,與買賣雙方都息息相關。在目前的抵押注銷登記流程中,抵押人(即市民)一般作為主動發起抵押注銷申請的一方,需要先收集相關申請材料(抵押權人(即銀行或公積金中心)申請書及結清證明等),匯總之后提交至各區登記機構辦理抵押注銷登記。以抵押注銷登記中最為常見的銀行+公積金組合貸款為例(見圖1),抵押人至少需跑三次才能完成抵押注銷登記。
|
環節
|
事項
|
耗時
|
跑動次數
|
收取材料
|
|
1
|
到銀行辦理貸款結清手續
|
3-5個工作日
|
1
|
身份證明、權屬證書
|
|
2
|
到公積金(或擔保公司)領取結清證明
|
3-5個工作日
|
1
|
身份證明、權屬證書
|
|
3
|
到登記大廳辦理抵押注銷登記
|
1個工作日
|
1
|
身份證明、委托書、結清證明等
|
現有流程主要存在三方面問題:一是,從抵押人角度出發,抵押注銷登記本應由抵押權人完成,實際中卻轉嫁給了抵押人,造成辦理抵押注銷過程中跑動次數多,辦理周期長,費時費力;二是,從抵押權人角度出發,申請材料都交由抵押人辦理,不僅需要出具相關授權委托,在材料流轉過程中也存在較大的管控風險;三是,從登記機構的角度出發,與抵押權人無接觸,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較難核實。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銀行金融機構與公積金中心、抵押擔保公司之間缺少有效的信息互連渠道。據統計,2021年度,全市共受理抵押注銷登記22萬余件,其中與市民關系最為密切的因購房按揭貸款結清申請抵押注銷的登記有5.4萬件,占比24.5%。在5.4萬件抵押注銷登記案件中,涉及市公積金管理中心、市住房置業擔保公司與銀行共同辦理的抵押注銷登記約3萬余件。因此,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打通跨部門信息渠道,通過在線信息實時互通,實現簡環節、省時間、減材料、少跑動。
二、改革內容
(一)統一平臺零跑動
按照市政府“一網通辦”“進一網、一次辦、隨時辦、隨身辦”的工作要求,參與抵押注銷登記的登記機構、公積金中心、抵押擔保公司、相關銀行及抵押人全部接入“一網通辦”平臺。抵押人在線發起,抵押權人在線確認信息并提出申請,各部門并聯審批,通過“一網通辦”實時反饋辦理結果。全流程在線辦理,抵押人無需跑動。
(二)精簡環節減材料
抵押權人應用電子印章,通過“不見面辦理”系統與不動產登記機構數據直連,實現全流程電子化。流程優化后,抵押人無需提交紙質材料,抵押權人無需出具委托材料,省去了委托相關代理人提交申請登記的環節。
(三)智能秒批省時間
根據抵押人提交的申請信息及抵押權人確認的案件信息,通過后臺數據匹配智能完成審核注銷。符合條件的注銷登記全過程零人工,實現后臺“秒批”,有效縮減了辦件時間,降低辦件錯誤風險。
三、辦理流程
通過流程優化和信息互通,抵押人首先通過“一網通辦”在線發起注銷申請,由“一網通辦”接收申請并同時推送給登記機構及抵押權人。然后,在登記機構接收申請信息并形成登記案件的同時,抵押權人確認申請信息并反饋結果給“一網通辦”。其次,由“一網通辦”整合抵押人及抵押權人申請數據發送至登記機構,登記機構通過數據后臺智能審批完成登記注銷,并將辦理結果返回“一網通辦”。最后,由“一網通辦”將辦理結果反饋給抵押人及抵押權人。

四、改革成效
(一)減環節。以銀行+公積金組合貸款為例,從原來的到銀行辦理貸款結清手續、到公積金中心或擔保公司領取結清證明、到登記大廳辦理抵押注銷登記3個辦事環節減為網上提交抵押注銷申請1個辦事環節,實現聯動辦理。
(二)減時間。從原來耗時2周左右,到現在線上實時提交申請,符合條件的還可實現智能秒批。
(三)減跑動。從原來最多需跑3個辦事場所減為零跑動全程網辦。
(四)減材料。通過信息共享和電子印章,抵押雙方無需提交任何紙質材料,符合智能秒批條件的,抵押權人也無需提交結清證明,原抵押證明公告作廢處理,無需紙質郵寄收回。
五、工作安排
(一)需求分析。2021年12月1日至2022年1月15日,市自然資源確權登記局會同市公積金中心、市大數據中心、市住房置業擔保公司及建行、工行試點銀行進行磋商,針對辦理流程分析系統需求,落實系統開發框架。
(二)系統開發。2022年1月16日至2月28日,各部門完成原型設計,進行系統開發。
(三)系統對接。2022年3月1日至3月15日,各部門進行開發系統對接,并完成數據測試聯調。
(四)業務測試。2022年3月16日至3月31日,業務測試聯調,選取部分真實案件進行測試。
(五)上線試運行。2022年4月6日,上線試運行。
(六)系統優化及推廣。2022年底前,鼓勵有條件的金融機構應用電子印章,接入還清房貸“一件事”,擴大改革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