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上海市2022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國海洋宣傳日主場活動中,上海市海洋局對外發布了《2021年上海市海洋經濟統計公報》。
據《公報》統計,2021年,上海市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0366.3億元,位居全國第4名,同比名義增長6.8%,海洋生產總值占當年全市生產總值的24%,占當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11.5%。其中,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2572.8億元;海洋科研教育管理服務業增加值4150.9億元;海洋相關產業增加值3642.6億元。
《公報》顯示,上海市主要海洋產業包括濱海旅游業、海洋交通運輸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化工業,以及海洋油氣業、海洋漁業、海洋電力業、海洋生物醫藥業等。
從產業結構看,上海市濱海旅游業比重最高,占全市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的58.3%,其次是海洋交通運輸業占比33.8%,海洋船舶工業占比5.4%,海洋化工業占比1%,其他海洋產業占比1.5%。
從發展情況看,上海市主要海洋產業強勁恢復,發展潛力與韌性彰顯。濱海旅游業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全年實現增加值1500.5億元。海洋交通運輸業發展態勢良好,全年實現增加值869.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34.2%。根據《2021新華·波羅的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指數報告》,上海繼續位列2021年全球航運中心城市綜合實力第3名。海洋船舶工業穩步發展,新承接訂單量快速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137.9億元,同比名義增長6.9%。與此同時,海洋油氣業、海洋電力業、海洋生物醫藥業增長較快,全年分別實現增加值18.7億元、6.5億元和4億元,同比名義增長分別為43.8%、47.7%和48.1%。
據悉,2021年,上海市緊緊圍繞海洋強國建設,積極助力海洋經濟發展,發布了《上海市海洋“十四五”規劃》。浦東新區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市建設完成自驗收,海洋高端裝備、海洋生物等產業加快協同集聚;崇明(長興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建設持續發力,引進一批知名海洋科研機構和研究基地。此外,海洋產業綜合服務平臺發揮積極作用,舉辦了“海洋創新論壇”等技術交流、對接活動10余場。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