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海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海洋生物資源開發與保護分技術委員會組織召開了行業標準《海洋生態分類》(送審稿)線上審查會,審查專家組一致同意通過審查。
該標準由國家海洋信息中心牽頭,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第一海洋研究所、北海局、海洋減災中心參與編制。會議邀請了自然資源部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海洋研究所,國家海洋標準計量中心,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東海水產研究所、廈門藍灣科技有限公司等單位的9名專家組成審查組。
編寫組介紹,此次標準制定,是在《海洋生態分類指南(試行)》的基礎上,進一步對我國近海生態類型進行了細化;標準征詢了20余家涉海單位意見,獲得了有效建議60余條,經過充分論證、研究后最終形成《海洋生態分類》(送審稿)。
審查專家組認為,《海洋生態分類》是海洋生態預警監測領域重要的基礎性標準,規范了海洋生態分類框架、分類單元和應用方法,有利于海洋生態數據的組織、制圖和生態特征描述,對有效識別、監測、保護和修復海洋生態系統具有指導意義;標準在國際先進經驗的基礎上,廣泛借鑒了我國相關行業標準和結合我國海洋工作實際制定,具有科學性、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