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談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
2023-01-06 來源:i自然全媒體 作者:孔海燕
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貢獻力量
黨的二十大報告擘畫了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藍圖,并深刻闡述了中國式現代化的中國特色和本質要求。江蘇省委十四屆三次全會提出,要在新征程上全面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讓中國式現代化在江蘇大地充分展現可觀可感的現實圖景。江蘇省自然資源系統全面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大決策部署,堅決當好國家安全的守衛者,高質量發展的服務隊,“美麗江蘇”建設的主力軍,推進共同富裕的“加速器”,“先鋒自然”建設的排頭兵,努力為中國式現代化江蘇新實踐探索奮斗、貢獻力量。
一是時刻牢記“國之大者”,堅決當好國家安全的守衛者。要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服務保障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貫穿自然資源工作各方面全過程,確保糧食、能源資源和重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聚焦耕地保護,夯實糧食安全根基。持續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嚴格耕地用途管制,從嚴落實耕地“占補平衡”“進出平衡”,堅決遏制新增違法用地問題,堅決遏制耕地“非農化”、嚴格管控“非糧化”,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聚焦找礦突破,筑牢能源資源安全底線。以習近平總書記給山東省地礦局第六地質大隊全體地質工作者重要回信精神為指引,深入實施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加大干熱巖等重要能源資源開發利用力度,強化重要能源基礎設施用地用海保障,大力推動海上風電等新能源開發利用,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實的能源資源保障。聚焦科學布局,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靠。以空間規劃提升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引導產業集群優化,形成創新資源要素流通、創新鏈與產業鏈融通的區域協同創新發展格局。以實體經濟為重點,保障先進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現代服務業用地需求,構建自主可控現代產業體系。聚焦重點關鍵,提升行業本質安全水平。嚴格落實“三管三必須”職責,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毫不放松抓好礦山安全,“洗洞”盜采金礦專項整治,自建房安全專項整治和地質災害、海洋災害防治等工作,狠抓關鍵部位和薄弱環節,堅決防范和遏制事故發生。
二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當好高質量發展的服務隊。要牢記發展是第一要務,認真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堅定戰略自信、提振發展信心,準確把握“六個更好統籌”,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高效配置資源要素,精準保障高質量發展。落實省委、省政府支持各地發展的意見,主動對接、優化完善“一市一策”。打好政策“組合拳”,幫助市場主體紓困解難。用足用好部、省用地用海用林保障系列舉措,深化“多測合一”“雙信地”等改革,提高重大項目“應保盡保”質效。優化省域國土空間格局,推動區域協調發展。編制實施管用、實用、好用的國土空間規劃,優化生產生活生態空間。落實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海洋強國等國家重大戰略,推動江蘇“1+3”重點功能區建設,讓各類生產要素自由流動、高效配置。積極創新政策舉措,助力鄉村全面振興。針對基層所需強化路徑創新,更大力度推動城鄉要素平等交換和雙向流動,促進城鄉融合發展,讓政策更接地氣。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充分保障農業農村發展用地需求,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止規模性返貧。
三是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堅決當好“美麗江蘇”建設的主力軍。要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切實筑牢“美麗江蘇”自然本底。穩步推進產權制度改革,顯化提增自然資源資產價值。加快推進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建立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加快建立自然資源領域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拓展實現路徑。深挖“藍碳”“綠碳”碳匯潛力,鞏固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深入推進全面節約戰略,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綠色轉型。推動自然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加快城市更新與地下空間開發,實施城鎮建設用地提質增效行動,盤活農村存量建設用地,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結構,全面提升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系統推進一體化保護修復,大力提升生態系統質量。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高質量推進“國家山水工程”,實施國土空間全域綜合整治,加大生態系統保護修復力度。嚴格生態保護紅線管制,科學開展國土綠化,常態化開展滸苔防控,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
四是堅持站穩人民立場,堅決當好推進共同富裕的“加速器”。要時刻牢記“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以“自然為民”的思想站位和務實舉措,助推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緊盯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堅持問題導向,積極回應基層訴求和群眾期盼,切實解決好信訪化解、權益維護、權證辦理等領域存在的堵點、難點問題。辦好民生實事,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民生問題,每年排定一批為民辦實事項目,把好事辦實、把實事辦好。優化衛生、體育、教育資源均衡布局,保障“一老一幼”用地需求,創造高品質生活,讓發展成果更多惠及群眾。穩妥開展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加快農村房地一體不動產確權登記,讓群眾有更多獲得感。心里始終裝著群眾,提升服務質效,用黨員干部“辛苦指數”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五是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堅決當好“先鋒自然”建設的排頭兵。要堅決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認真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創新開展“先鋒自然”建設實踐,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事業高質量發展。堅持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深化“三個表率”模范機關建設,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始終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持續在學懂弄通、知行合一、常悟常進上下功夫,掌握其中的立場、觀點、方法,時時對表、事事對標,自覺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持續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規范化和基層所標準化建設,深化黨建業務融合,將重大任務落實作為檢驗組織力的“試金石”“磨刀石”,把基層黨組織鍛造成為有效實現黨的領導的堅強堡壘。堅持新時代好干部標準,加大對年輕干部和人才的培養力度,著力打造政治過硬、專業過硬、擔當過硬、斗爭過硬、紀律過硬的干部隊伍。堅持“管行業就要管黨風廉政建設”的思想不動搖,一體推進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持之以恒糾治“四風”問題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現象,弘揚“馬上就辦、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持續涵養“清風自然”的政治生態。
(作者為江蘇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