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是在全黨全國各族人民邁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時刻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會,是一次高舉旗幟、凝聚力量、團結奮進的大會。黨的二十大報告高屋建瓴、主題鮮明、任務明確、意蘊深遠、振奮人心,是一份重要的綱領性文件,必將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對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勝利發揮十分重要的指導和保證作用。
要深入理解五個“牢牢把握”,堅持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要牢牢把握過去5年工作和新時代10年偉大變革的重大意義,牢牢把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牢牢把握以中國式現代化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任務,牢牢把握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團結奮斗的時代要求。
這五個“牢牢把握”,是對學習踐行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總要求。只有全面深刻理解五個“牢牢把握”,才能使我們自覺堅定人民至上,堅定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念,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才能堅持守正創新,在黨的旗幟下團結成“一塊堅硬的鋼鐵”,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踔厲奮發、勇毅前行。全體黨員要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首要政治任務,全面深入理解把握和貫徹落實,堅持黨的二十大提出的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的要求,不斷強化自然資源部天津海水淡化與綜合利用研究所全面從嚴治黨工作,強化黨的各項建設,強化海水淡化所黨建和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以黨的建設引領海水淡化所的業務和發展全過程,用學習黨的二十大的成效推動海水淡化所的高質量發展。
要深刻把握“三個第一”重要論述,加強高水平的科技創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
科技、人才、創新“三個第一”的重要論述,把三者的戰略意義提升到新的高度,三者協調統一、互為補充,既是對我國發展經驗的科學總結,也是對未來的深遠謀劃,體現了我們黨對科技、人才、創新的新認識,為科技工作特別是海水利用創新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更高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作為國家級科研單位,我們要深入思考總書記這三個“第一”的論述,把總書記在這三方面的要求與海水淡化所的具體工作緊密結合,體現到全部工作的各方面、全過程。
我們要圍繞海水淡化所的“三定”職責,圍繞國家任務、國家需求實現創新。作為科技科研單位,創新是海水淡化所的職責使命,不能在創新上履職盡責,就是失職失責。改革發展為海水淡化所創新提供了支撐保障,創造了更好的條件。所有部門都要圍繞本部門的“三定”職責,明確哪些工作已有良好基礎,哪些屬于新的職責,哪些屬于新的方向,哪些屬于需要加快開拓的短板弱項。以具體舉措為抓手,逐一落實,用高質量的改革成效、高質量的創新成果、高質量的技術推廣體現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的具體成效。此外,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建立健全更為靈活的人才管理和激勵機制,努力營造有利于創新人才成長的環境,培養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人才,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和創新團隊,要讓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當主角,造就一支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人才隊伍,激發各類人才創新活力和潛力。
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綠色科技創新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站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高度謀劃發展”“我們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統籌產業結構調整、污染治理、生態保護、應對氣候變化,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推進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低碳發展。”
作為直接服務于海水利用產業的科研單位,海水淡化所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綠色技術創新推進綠色發展”的理念,緊密圍繞創新驅動戰略,在抓住加快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和成果轉化中,注重生態和諧、環境友好這一主線,集中優化資源,進一步提高綠色技術創新能力,不斷產出更多符合綠色發展要求的科技成果,為我國海水利用事業的綠色發展提供堅實科技支撐保障,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科技創新成果。
掃描二維碼分享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