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家自然資源督察南京局表示,針對今年2月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的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弄虛作假將209畝養殖坑塘違規調查為耕地問題,南京督察局已向安徽省政府辦公廳發出重點事項督辦函,向安徽省紀委監委發出問題線索移送函,并結合日常督察、例行督察開展跟蹤督導,取得積極成效。
據悉,南京督察局在2023年度國土變更調查專項督察中發現:自2023年12月中旬起,安徽省蕪湖市無為市泥汊鎮保安村等8個村村委會組織人員在抽水后未經復墾的蟹塘內移栽蔬菜,將209畝蟹塘作為耕地舉證;無為市調查單位弄虛作假將養殖坑塘變更為耕地;無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核查把關不嚴,未予糾正,按耕地上報,落實國土變更調查工作主體責任不到位;蕪湖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未按省級要求嚴格復檢,即予通過。針對這一問題,南京督察局主要通過三方面措施督促整改落實。
一是推動落實整改責任。安徽省委、省政府對督察指出問題高度重視,省政府主要負責同志作出批示,要求嚴格把關、督促整改到位。安徽省自然資源廳對該問題掛牌督辦,并指導無為市政府制定問題整改工作方案、全面組織問題整改和查處工作。
二是督促從嚴整改到位。南京督察局督促安徽省要依法依規、實事求是整改問題,并結合例行督察對問題整改情況逐一開展實地核查。截至2024年5月中旬,督察指出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弄虛作假的地塊已復墾為耕地,涉及的7個責任單位和16名責任人被依規依紀追責問責,其中作業單位被終止合同且兩年內不得參與當地競標。
三是促進完善長效機制。南京督察局加強與安徽省溝通,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安徽省自然資源廳積極對標自然資源部公開通報的各類典型問題,排查問題2214個,并結合2023年度國土變更調查“二上”和日常變更調查,完成整改。同時,安徽省探索建立調查監測質量追溯機制,發揮典型案例震懾作用,努力形成“不敢弄虛作假”環境;進一步完善日常變更調查工作機制,發揮預警作用,培育“不想弄虛作假”土壤;嚴格落實縣級自檢、市級復核、省級審核三級把關機制,筑牢“不能弄虛作假”閘門,確保國土變更調查成果質量真實可靠。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