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動產登記涉及千家萬戶,事關廣大人民切身利益。定西市自然資源局緊緊抓住化解機遇期和政策窗口期,不斷深化不動產領域服務改革,優化服務流程,以黨建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引領業務工作便民化、高效化,采取“綠色通道”“容缺受理”“送證上門”等便利服務措施,實現以“品牌”提“品質”,以不動產登記提升群眾的歸屬感、幸福感。
“聚合力”是為了“零距離”
黨建引領“一根針”,穿起為民服務“萬條線”。臨洮縣自然資源局有效推動黨建和業務工作互促共進、融合發展,打造“臨即辦”黨建品牌服務內容,讓不動產登記既具有“速度”,更有“溫度”。臨洮縣不動產登記服務中心不斷充實“臨即辦”黨建品牌服務內容,細化“三亮明”“四公開”“五職責”“六辦理”的“3456”辦事流程,設立黨員先鋒隊,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黨建賦能登記業務,為企業、群眾提供上門服務、延時服務。
春節期間,現役軍人景先生趁著休假時間辦理房產轉讓和抵押貸款事項,由于本人的公積金貸款剛審批下來,假期馬上就要結束,景先生顯得分外著急。了解到這一特殊情況后,臨洮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本著軍人“依法優先”和急事特辦的原則,立即開通綠色通道,安排專人辦理,加班加點,從不動產登記資料的申請、受理、審核、登簿到頒發不動產權證書僅用一個小時。景先生辦理好公積金貸款業務后,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又僅用十幾分鐘就辦理完畢抵押登記業務。
除了像這樣的綠色通道服務外,“臨即辦”還有很多上門服務和“送證上門”暖心服務。前不久,市民蒲先生到臨洮縣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咨詢房產轉移登記事項,他家中有事急用《不動產權證書》,但轉讓方馬先生患病常年坐輪椅和佩戴吸氧機生活,無法親自到窗口配合辦理轉移登記業務。了解到這一特殊情況后,中心隨即指派兩名“不動產先鋒隊”隊員前往馬先生家中上門服務,指導他們填寫登記申請、留取影像資料,為其及時辦理好不動產轉移登記業務,“送證上門,送服務到家”。遇到同樣問題的還有家住陽光小鎮小區的魏奶奶。由于臥病在床,無法親自辦理《不動產權證書》。得知這一情況后,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前往其家中,幫她填寫申請、留取影像資料,并在第一時間將證書送到魏奶奶手中。
解難疏堵是為了讓群眾省心
隴西縣堅持分類梳理“堵點”“難點”,多措并舉各個擊破,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在不動產登記領域的煩心事,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隴西縣政務服務大廳在不動產辦證窗口專門設立了“登記難”窗口。前來辦證的市民高娟由于之前辦證手續不齊全,她的不動產證一直不能辦理。不動產登記中心窗口首席代表焦春輝根據她現有的資料,實地走訪,與住建部門協調,精簡不動產登記申請材料,優化辦證流程,并告知高娟登記辦理流程,很快便辦了證。高娟說,現在資料簡單明了,昨天提交資料,今天早上就拿到證了。辦事流程快,效率高,一站式服務,從受理到打證速度都很快。
只要干部操心,群眾就省心
為了更好解決群眾登記過程中遇到的難點、堵點問題,隴西縣建立縣級領導包抓小區、部門領導包抓樓棟的“一小區、一專班、一方案”包抓責任機制,抽調相關工作人員,對問題項目、小區、樓幢,從入戶走訪、難點摸排、矛盾歸類、問題化解到督促辦證,全流程負責。同時,專班工作人員還進駐小區,對行動不便、無法到現場辦證的特殊群體開辟“綠色通道”“辦證直通車”進行現場辦公,一對一上門服務,加快辦證速度,推動化解工作落地見效。目前,對涉及不動產“登記難”的1077套房屋,已累計辦證1021本,辦證率達到了94.8%,實現“交房即交證”,全力保障住戶權益。
巧用“加減乘除”答出不動產登記“最優解”
安定區不動產登記事務中心緊緊圍繞“放管服”改革,深入推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業務與數字政府建設融合發展,做足數據加法。為了實現“一窗受理、一次辦結”的目標,不斷優化和再造登記業務環節,做好流程減法。開展特辦服務、開設特辦專窗,做優服務乘法。
定西某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為有效盤活閑置資產,有效提高經營效益,擬將公司名下的13宗商服用地向銀行貸款,在安定區不動產登記服務大廳提交了不動產首次抵押登記申請。
排隊、不叫號、不延誤”服務,為企業開啟“延時服務”“企業專窗”“潮汐窗口”等綠色通道,組織專人陪跑、幫辦,迅速行動、通力合作,僅用1個小時在3個特辦窗口完成了13筆不動產首次抵押登記業務,跑出了安定不動產登記團隊在全區優化營商環境提質增效年行動“新賽道”上的“加速度”。此次助企首次抵押登記的高效服務,不僅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也展現了中心在助力全區優化營商環境、服務企業發展方面的決心和行動。
定西市自然資源局負責不動產登記的分管副局長易朝暉說,定西市不動產領域將繼續積極創新工作舉措,不斷優化不動產登記服務智能化、網絡化、便捷化,為更多群眾和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