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州露天礦北幫邊坡現狀穩定,東幫、西幫和南幫邊坡基本穩定,在綜合考慮前期治理成果、地災現狀、殘煤自燃、治理難度等因素情況下,將北幫劃定為開發利用區,南幫劃定為核心防護區,西幫、東幫和坑底區域劃定為生態利用區。
9月9日,阜新市召開海州露天礦地災治理階段性成果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海州露天礦綜合治理與生態修復工作的進展、成果及未來計劃,同時發布海州礦地質勘查及北幫綜合治理成果白皮書,為海州露天礦進行后續科學規劃利用提供依據。
阜新海州露天礦曾是亞洲最大、世界第二的露天煤礦,為國家經濟建設和能源安全作出重要貢獻。但長期高強度開采,導致一系列生態環境和地質災害問題,亟待治理修復。近年來,阜新市堅持科學評估、系統治理,探索出一條修復治理與開發利用并重的可持續發展路徑。
充分發揮央地合作優勢,阜新市委、市政府積極與中國煤炭科工集團攜手,依托其科研和工程技術優勢,對海州露天礦開展全方位、立體化的勘查與治理,實施海州露天礦殘煤自燃及邊坡穩定性勘查、海州露天礦綜合治理規劃、海州露天礦北幫綜合治理工程等多個重點項目。
勘查工作通過“天—地—孔”一體化綜合探測技術,完成露天礦區12平方公里范圍的高精度勘查,查明17處火區及6.8平方公里采空區,識別出22個構造斷點及多條斷裂帶,基本摸清了海州露天礦周邊的地質情況,為礦坑治理及開發利用奠定堅實的基礎。
下一步,阜新將科學統籌規劃“治理—生態—產業—運營”全鏈條銜接與協同發展,突出礦區治理的綜合效益與長期可持續發展潛力,注重生態、經濟、社會多維價值的整體提升,重點在建設源網荷儲一體化綠色電力系統、推進新型儲能基地建設、推動零碳智算產業園區落地、推進地熱資源分級開發利用、啟動現代文體旅產業建設等方面發力,為產業轉型與城市更新注入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