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實施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2021—2025年)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謀劃之年。今年全國兩會,全國人大代表、飛鶴乳業董事長冷友斌帶來了關于在“十五五”時期繼續實施黑土地保護工程的建議。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黑土地保護的重要指示精神,“十四五”時期我國實施了國家黑土地保護工程(2021—2025年)。冷友斌通過對這項工程連續5年的調研走訪,了解到黑土地保護利用在取得明顯成效的同時,仍然面臨著一些問題和挑戰。
一是保護力度相對不足。東北地區黑土地總覆蓋面積為2.78億畝,到2025年,實施系統性保護利用的面積為1億畝,僅占比36%,還有近2/3的黑土區耕地亟待實施保護,已保護的黑土地也需要持續鞏固成果。二是高標準農田土壤肥力不足。“十四五”時期黑土地保護工程重點是建設高標準農田、治理侵蝕溝、實施保護性耕作等,以防止黑土地變少、變薄。目前還存在黑土地耕作層厚度仍然不足、土壤有機質含量尚未達到預期保護目標等問題。三是保護機制還不夠完善。當前,黑土地保護理念日益普及,保護措施逐步成熟,但是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長效保護機制尚未全面建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種植大戶的積極性還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基于過去5年來對黑土地保護問題的持續關注和調研,冷友斌建議,實施新一輪(2026—2030年)黑土地保護工程,并將其作為“十五五”時期的重大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力爭實現黑土區保護全覆蓋。為此,他提出四項具體舉措建議:一是推廣“誰參與、誰受益”的黑土地保護機制。重點探索以市場化方式帶動社會資本投入,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戶“誰參與、誰受益”的保護機制,以進一步擴大黑土地保護面積,力爭實現2.78億畝黑土地全覆蓋保護。二是加大對有機糞肥還田的政策支持力度。由中央和省級財政提供補貼,充分利用秸稈和畜禽糞污資源,提高有機糞肥還田量,提升黑土耕地有機質含量。三是打造特色農業品牌。將品牌培育納入黑土地保護工程,帶動當地農業生產提檔升級,為黑土地保護提供經濟動力。四是設立黑土地保護工程先行示范區。實施領軍企業帶動行動,在先行示范區內建立綠色低碳農業補貼機制,鼓勵和扶持企業實行包片技術指導,對使用有機糞肥的種植主體給予一定資金補助。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