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自然資源部印發對口支援贛縣區振興發展實施方案(2021-2030年),充分發揮職能作用,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
方案明確,部系統要把對口支援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政策支持、資金投入、干部掛職、人才培訓、營商環境營造、產業和創新平臺建設等為重點,支持贛縣區發揮比較優勢,激發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探索新時代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
方案結合定點幫扶工作,健全工作機制,重點推動落實6個方面任務。一是引導構建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指導贛縣區科學編制國土空間規劃,對鄉鎮和村莊規劃編制提供技術支持。二是落實土地支持政策。過渡期內每年繼續安排贛縣區新增建設用地指標600畝,專項用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指導進一步盤活存量土地,支持創建全國自然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縣(市)。三是支持基礎地質調查和礦產開發利用。加大對贛縣區稀土、鎢礦地質勘查,以及找礦關鍵技術研發應用的支持力度;指導綠色礦山建設;給予稀土礦產國家規劃礦區相應支持政策,指導建立國家規劃礦區內資源枯竭或空白區動態調整機制,對經調查確認無稀土資源或稀土資源枯竭區域,允許用于規劃城鎮建設用地。四是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和生態修復。優先將贛縣區成熟的地質災害調查評價、監測預警、綜合治理等防治項目納入中央特大型地質災害防治資金項目儲備庫;科學有序實施歷史遺留礦山生態修復。五是培育壯大特色產業。利用地質調查成果指導鄉村特色產業規劃,培育綠色、有機的農產品,打造品牌,積極助銷。六是支持人才培訓和創新平臺建設。選派干部到贛縣區開展對口支援,支持干部雙向交流;鼓勵專業技術人才到贛縣區提供指導;開展鄉村基層干部、鄉村振興帶頭人和專業技術人員培訓,幫助提升基層治理能力;加快推進“互聯網﹢不動產登記”,優化營商環境;支持自然資源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野外基地等在贛縣區設置科研基地、院士專家工作站,聯合申報項目,合作開展研究。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