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論述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然資源工作的重要論述,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實踐創新和理論創新在自然資源治理領域的集中體現,將我們黨對自然資源保護和開發利用的規律性認識提升到了全新高度。我們必須深學細悟、篤信篤行。
一是深刻領悟實事求是的唯物論底蘊。習近平總書記立足世情、國情、黨情,提出“人與自然是生命共同體”“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等重要理念,強調“努力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共同呵護好地球家園”“共建地球生命共同體”,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世界物質統一性原理。這要求我們在謀劃推動林草工作中必須堅持實事求是、守正創新。
二是深刻領悟對立統一的辯證思維。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把握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創造性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等重要理念,進一步拓展和深化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生產與生態的辯證統一關系的認識,實現了馬克思主義關于人與自然關系思想的與時俱進,是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在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集中體現。這要求我們堅持系統觀念、運用統籌方法、樹牢底線思維,保護好彌足珍貴的自然資源,不斷探索實現自然資源永續利用的有效途徑。
三是深刻領悟人民至上的唯物史觀要旨。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建設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既要創造更多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優美生態環境需要。
構建林草資源保護利用新格局
我們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自然資源工作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著力解決林草資源調查監測和保護利用方面的堵點難點問題。
一是夯實林草資源調查監測基礎。準確把握新時期林草資源保護利用新要求,優化完善林草資源分類方法,創新調查監測手段,著力解決“林耕”“林草”矛盾,真正實現自然資源調查監測“一張圖”“一套數”;建立完善調查監測方法體系,真正實現調查監測服務于資源管理、規劃實施和執法監督。
二是科學合理做好頂層設計。以推動林草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為總要求,堅持生態優先、節約集約、綠色發展,堅持國家統籌、上下聯動、協同推進,做好林草保護利用體系設計,落地落實國土空間規劃,突出空間布局和結構優化,提升治理能力,充分發揮林草資源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美麗中國建設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三是著力構建林草保護利用新格局。對接國土空間規劃,以森林草原濕地荒漠化普查成果為本底,充分利用最新高清遙感影像、耕地保護專項規劃等基礎資料,統籌耕地保護、生態保護和城鎮開發邊界管控,落實林地草地濕地管理邊界、自然保護地邊界和造林綠化空間,明確林草保護發展空間;優化公益林和商品林分類經營結構,完善天然林和天然牧草地分級分類利用制度;深入開展分析評價和專題研究,制定林草濕荒空間轉換規則,推動自然生態空間合理轉換,促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完善林草資源分類利用政策,推動構建精準保護、科學經營、高效利用的林草資源保護利用新格局。
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
學習貫徹《論述摘編》是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全院重大政治任務,我們要切實抓緊抓好、抓出實效。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以高質量黨建促進高質量發展。要樹立抓好黨建就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把學習貫徹《論述摘編》作為黨建重點工作,強化政治機關意識教育,抓好理論學習的深化內化轉化,把學習成果轉化為推進自然資源和林草工作高質量發展的真功夫、硬措施、好辦法,在踐行“兩個維護”、走好“第一方陣”中爭當排頭兵。
二是強化支撐服務,在謀深做實高質量發展上出成效。要“謀”在實處,求真務實,注重實效,緊盯主責主業,做好技術保障,在“三北”工程攻堅戰、科學國土綠化、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科技支撐能力保障等方面,確保高標準、高水平、高質量完成好各項任務;要“謀”在新處,積極探索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暢通“兩山”轉化途徑。同時,要聚焦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持續發力,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增強發展動能,提升發展質效。
三是強化組織保障,鍛造政治過硬、業務精良、活力充盈的生態鐵軍。要加強制度建設,改善考核機制、獎懲機制,增強全院黨員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要以重大項目為主戰場,以專家傳幫帶為抓手,培養出一批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技術專家,提升隊伍攻堅能力;要加大年輕干部的培養和教育管理力度,使他們盡快成長、堪當大任;要加強作風建設,抓好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突出干的導向、振奮干的精神、形成干的合力。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