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自然資源部舉辦生態文明大講堂(第八講),邀請浙江大學吳次芳教授、浙江省國土空間規劃學會顧浩理事長,分別以《百年變局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理論和落地探新》《面向規劃實施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為題作專題輔導講座。一部兩局在京班子成員參加學習。
講座中,吳次芳教授以開闊的視野、宏觀的戰略思維,系統闡述了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的概念演進、功能定位、政策體系、理論創新以及實施路徑和未來展望。他指出,要深刻理解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在國家發展中的深刻作用,在落實國家戰略和逆跨經濟周期調節方面的重要功能,它絕不是一項簡單的技術手段和工程,而是在更大范圍、以更可持續的方式拉動經濟增長和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新引擎。新時代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中國應對百年變局、破解人地矛盾、邁向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他建議,破解當下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面臨的諸多現實問題,當務之急要積極爭取國家層面進一步支持,建立健全全域整治與規劃銜接機制,加強頂層設計,深化改革舉措供給,建立“一張圖”全域整治應用場景,規范高效監管。
顧浩在講座中強調全域土地綜合整治是國土空間規劃從藍圖式規劃向治理型規劃轉變的重要路徑。他從關鍵機制、實施策略、治理轉型、數字賦能等多個維度,系統剖析了浙江如何通過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這一抓手,打通規劃——實施——治理鏈條,融合數字化技術與制度創新,探索出一條具有可復制推廣意義的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之路的成功經驗和啟示。他指出,推動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向國土空間治理轉型,是現實所需、未來所向,也是自然資源部門的職責所在。實踐證明,只有通過國土空間規劃,才能把盆景變為風景;只有通過空間治理,才能把愿景變為實景;只有通過數字化技術,才能把圖景變為場景,真正實現規劃建設治理的有機融合,實現國土空間治理的現代化。
大講堂以視頻形式舉辦。一部兩局機關司局(部室)、派出機構、直屬單位黨員干部參加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