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平邑縣國土局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其中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已分別通過市里和省里驗收,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完成調查登記,宅基地使用權已完成打證工作,各項工作進展順利。在推進確權頒證工作中,平邑局在對各項工作進行總結的基礎上,不斷開展工作創新,歸納了一些可推可學的做法,也深刻地體會到:只有時刻以法律法規為準繩,以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為原則,讓農民群眾在改革中“唱主角”,改革成果群眾共享,才能扎實順利推進改革工作,實現改革為民的最終目的。
一是進行廣泛宣傳,真正依靠群眾。縣局組成了3個宣講團,分赴各鎮街進行政策講解;各所、機關工作人員開展駐村講解,切實將政策、流程講深講透。編印了《平邑縣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工作培訓教材》,培訓鎮、村人員達6000余人次。結合全縣機關干部聯系服務群眾活動,讓機關干部入戶宣傳改革工作,并做到“五個講清楚”:把改革的目的意義跟群眾講清楚,把改革的方法步驟講清楚,把鎮村干部需要干什么講清楚,把這次改革不向群眾收取任何費用講清楚,把群眾需要做什么講清楚。形成了群眾“自愿改、自主改、自治改”的良好氛圍,為改革的順利實施搭建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二是嚴格規范流程,確保公平公正。實行了“一個體系整體推進、六個步驟規范操作”,成立了專項改革推進小組,抽調精干人員,實行獨立辦公。嚴格按照“前期摸底、勘測編繪、調查核實、張榜公示、登記頒證、整理歸檔”六個步驟實施,確保程序規范。統一采用“航拍+調繪+實測”的測繪方式,實行專業機構測繪與村民指界確認相結合,監理單位跟蹤監督測繪質量,保證測繪結果可靠科學。對測繪結果、確權方案、議決事項等及時進行公示,接受群眾監督,確保過程和結果公平公正。
三是嚴肅工作紀律,展示良好形象。對所有工作人員提出“五個嚴禁、三個熱情、兩個及時”的紀律要求,嚴禁借機向農民群眾收取任何費用,嚴禁借機在村里大吃大喝,嚴禁工作時飲酒,嚴禁收受群眾錢物,嚴禁擾民;面對群眾要熱情,向群眾宣傳解釋要熱情,入戶調查摸底要熱情;對于村民反映合理訴求,及時調查取證,及時予以回應,從而拉近了與群眾的距離,展示了良好國土形象,保證了社會穩定,得到了群眾的認可與支持。
四是主體、配套改革同步推進,讓農民盡快得實惠。積極推進國土產權交易等配套改革,依托縣、鎮街農村綜合產權交易(服務)中心,積極與全市統一的農村綜合產權交易軟件系統對接,推進網上交易平臺建設,真正實行改革的目的,讓農民群眾盡快感受到改革帶來的實惠,切實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
五是實行“集體會審”,充分尊重群眾意愿。在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農戶宅基地使用權確權頒證工作中,按照“尊重歷史、尊重群眾意愿、公正公平公開”的原則,開展了登記前“集體會審”工作。由局改革工作人員、鎮政府分管領導、鎮鄉建辦、作業單位、監理單位相關人員及所會審村的村兩委全體成員、黨員代表、群眾代表參加,逐村進行,逐戶會審,特別是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核實、落實。通過會審,根據各村的實際情況,分成三至五個類別,即符合頒證條件的宅基地、符合規劃但沒有合法來源的宅基地、既不符合規劃又無合法來源的宅基地、集體建設用地、老年房宅基地等。對于這些情況,將根據上級政策和群眾意愿,有區別的進行登記,切實保證了登記工作的準確性和公平公正,也加快了工作進度。平邑縣國土資源局“集體會審”這一做法,于5月24日、30日在《中國國土資源報》四版和一版頭條刊發。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