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 方正飛 通訊員 段金平)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審議通過《北京市2023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并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共同印發實施。《計劃》明確,2023年度供應總量與2022年基本持平,計劃安排建設用地供應總量3190公頃~3630公頃,持續推進“一核一主一副、兩軸多點一區”城市空間結構建設。2023年城鄉建設用地供應指標在中心城區的供應比例保持在20%左右,重點向城市副中心和多點地區傾斜,供應比率穩定在60%左右。
北京市統籌資源要素結構配置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年建設用地供應在推動存量發展轉型、拓寬多元化實施模式、預留彈性空間方面將有所創新。整體來看,全年將保持住宅用地穩步供應,提高租賃住宅用地空間質量;聚焦全市重點產業投資目標,加大用地保障,首次將鄉村產業用地納入計劃統籌實施;探索彈性指標管理,優化空間治理格局,突出保障公共公益功能,資源配置向穩定經濟發展和民生設施等方面傾斜。
在商品住宅用地供應方面,北京市堅持“房住不炒”定位,繼續堅持規劃引領,支持合理住房需求。綜合考慮各圈層差異化區域發展特點,合理布局供應地塊,堅持職住平衡,優先選擇位于“三城一區”范圍內、產業園區與軌道交通站點周邊的用地。同時,將不斷完善多主體供給、多渠道保障、租購并舉的住房保障制度和長效機制。其中,按照總量“以需定供”、供應時序“前緊后松”的原則,對接各區租賃住宅用地需求。全年安排租賃住宅用地供應指標為260公頃,在此基礎上著力提高租賃住宅用地供給質量,引導租賃住宅用地優先向現狀和近期建設的軌道站點周邊以及重點功能區周邊布局,實現從“住有所居”向“住更宜居”轉變。此外,鼓勵利用非居住存量房屋改建保障性租賃住宅,支持將存量住房改造轉化為保障性租賃住宅,引導多主體、通過多渠道建設租賃住宅,加快形成租賃住宅有效供應,逐步擴大保障性租賃住宅覆蓋面。
北京市將進一步加大產業用地保障力度,全年安排產業用地480公頃~520公頃。其中,研發用地90公頃、工業用地240公頃、物流用地60公頃、商服用地90公頃、鄉村產業用地40公頃。一方面,支撐重點工業、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等重點產業投資,加強各區發展與重點產業布局、招商引資區域的對接。推動土地資源要素向加快構建韌性安全的城市空間著力,向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區”“三城一區”等重點功能區建設精準投放,為重大項目落地提供充足的資源要素保障。另一方面,首次將鄉村產業用地指標納入計劃統籌管理,支持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統籌國有、集體建設用地減量,推動集體產業用地高效集約利用。
為提升用地管理水平,北京首次探索彈性指標管理,全力加強民生保障,積極推動構建“覆蓋城鄉、優質均衡公共服務體系”。全年安排交通運輸用地950公頃~1350公頃,公共管理與公共服務用地650公頃。其中,將城市道路及交通設施用地和對外交通及設施用地分列下達,預留對外交通設施在途項目用地彈性指標。
掃描二維碼分享本頁面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79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