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時節,記者來到江漢平原北部天門市,這里是國家重要的商品糧基地,耕地總面積達250.47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211.66萬畝。面對糧食安全這一“國之大者”,天門市堅持糧食安全黨政同責,突出量質并重、嚴格執法、永續利用的要求,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工作,形成了具有天門特色的耕地保護路徑。
天門市“以地招商”,鼓勵項目主體根據自身用地需求在閑置低效用地清單中尋找合適地塊,實現閑置低效用地和招商引資項目雙向互動選擇,提高低效用地盤活效率。以閑置用地為基礎建成的天門白馬服裝城吸引了天門悅姿服飾、大成針車行、宏朋智能化設備、大江物流等100多家服裝電商企業入駐,為天門服裝產業發展注入新動能,成功實現“騰籠換鳥”;已閑置的原威馬產業園內機器轟鳴,林立的加工車間一派繁忙,較之前400多畝土地的荒廢景象有天壤之別。同時,天門市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土地集約高效可持續利用的實施意見》,推進土地資源集約高效利用,減少城市盲目擴張對耕地的占用。
天門市注重創新土地開發整理模式,市政府統籌推進項目,市財政優先安排資金用于土地開發整理,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籌資、鄉鎮主抓的總體模式。通過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配套建設基礎設施,規整田地,打造高產穩產農田。岳口鎮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打造了2895畝集中連片的高產穩產農田,新增耕地1285畝。
在保護耕地的同時,天門市還積極探索如何讓土地“富一方”百姓。南湖新村通過土地綜合整治,將污染嚴重的養殖坑塘變成新南湖濕地,并依托省級示范合作社,嵌入玻璃溫室大棚產業,打造種、產、研、教一體化現代休閑農業,結合地理標志農產品助推當地產業經濟發展,群眾收入顯著增加。
針對耕地后備資源不足等問題,天門市依托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綜合運用耕地占補平衡、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政策工具,大力實施提質改造和耕地集中連片整治,共找回4萬畝耕地。同時,天門市加強耕地保護宣傳,提高群眾對耕地保護政策的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度,推動耕地保護和變更調查緊密銜接,實現了耕地總量的三連增。
在嚴查強管方面,天門市以土地衛片執法圖斑為抓手,堅持違法大圖斑零容忍態度,對重點用地項目進行跟蹤管理,嚴格審查用地合法性。同時,建立了部門聯動機制,市紀委監委、自然資源、農業農村、公安等部門同頻共振,形成了耕地保護的強大合力。今年以來,該市已拆除復耕違法用地120畝,下達責令停工和責令改正書55件,有效遏制了新增違法用地。
天門市還注重發揮基層監督作用,采取“室組地”聯動監督模式,壓實部門及鄉鎮耕地保護主管監管責任。今年以來,該市開展各類聯動督查20余次,聯合督導解決耕地問題整改25個。這些措施有力推動了耕地保護工作的落實,確保了耕地紅線的堅守。
天門市的耕地保護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2024年6月,省自然資源廳通報全省2023年度耕地保護成效突出的市州,天門市獲得最高的800萬元獎勵資金。
天門市的耕地保護實踐表明,只有堅持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才能實現耕地保護和經濟發展的雙贏。未來,天門市將繼續深化耕地保護工作,推動耕地保護和經濟發展的深度融合,為國家的糧食安全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