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恩施州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組織專家評審通過《2025年度利川市汪營鎮全域國土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標志著這一省級重點工程正式進入實施階段。
專家組經資料審閱及質詢討論認為,方案編制規范、要件完備,既符合國家及省級政策導向,又緊扣地方實際,選址精準對接區域發展戰略,調研數據翔實,整治措施與資金平衡方案均具備實操性。
汪營鎮地處湖北“西大門”,與重慶接壤,滬渝高速、350國道穿境而過,既是利川市“東進西聯”的戰略支點,更是清江流域生態保護的核心屏障。此項目區總面積14956.09公頃,全域覆蓋15個行政村,總投資70676.02萬元,創新采用“社會資本主導+財政精準賦能”模式,通過“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群眾參與”機制,確保資金高效流轉。
工程以“山水田林路村”全要素整治為核心,構建“生態修復+產業重構”雙輪驅動格局。農用地整治方面,通過田型重塑、水利配套打造高標準農田,整合低效園地、坑塘,預計新增連片耕地;建設用地整治中,石壩老工業區將經歷“騰籠換鳥”,閑置廠房改建為農產品初加工中心,廢棄宅基地復墾為綠地,同步建設農貿市場、優化路網。
生態修復工程直指清江、汪家營河等29公里河段,清淤疏浚、生態護坡與石漠化治理同步推進,配套污水垃圾處理設施,筑牢鄂西生態屏障。產業融合則深挖“冷資源”潛力,工業遺址變身研學文創基地,齊岳山腳下高端民宿集群與冰雪經濟蓄勢待發,農文旅產業鏈漸次成形。
“項目建成后,預計帶動就業超千人,村集體年收入增長20%以上?!崩ㄊ凶匀毁Y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透露,工程不僅將修復退化林生態系統,更通過土地整治激活“山水經濟”,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作為鄂渝邊區生態振興與產業升級的示范項目,汪營鎮正以“生態+產業”雙輪驅動,探索山區縣域振興的新路徑。目前,項目團隊已啟動細化方案工作,預計年內破土動工,項目工期三年。未來,這片承載著“綠水青山”的土地,將逐步蝶變為“產村景”融合的鄉村振興樣板,在清江之畔書寫“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時代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