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門市屬地質災害較易發區,現有地質災害隱患點216處,其中滑坡93處,山體崩塌76處,地面塌陷47處。為提升地災防治水平,荊門市自然資源和城鄉建設局積極推進“互聯網+地災防治”工作,充分利用移動終端、移動網絡、多媒體等技術,整合多部門資源信息,實現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精準防御”“精準指揮”“精準處置”。近年來,全市發生地質災害災(險)情逐年減少,均未造成人員傷亡和較大財產損失,總體形勢平穩。
依托資源,搭建平臺。依托荊門智慧城市大腦平臺、荊門時空云平臺和湖北省地質災害防治綜合管理平臺,借力荊門市城市大應急體系建設,搭建地質災害防治指揮平臺和現場信息顯示終端。市領導多次到指揮中心現場觀看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預警場景、監測預警場景和突發地質災害應急響應情景模擬演示,并進行逐項點評完善。省自然資源廳對荊門市地質災害防治創新舉措給予高度肯定。
整體聯動,信息共享。將全市216處地質災害隱患點逐一錄入荊門市城市大應急體系一體聯動系統,包含每個隱患點的名稱、規模等級、規模大小、威脅對象、潛在經濟損失、網格責任人姓名及電話、網格監測人姓名及電話和隱患點坐標等基本信息,實現隱患點信息實時顯示、全面展示,便于整體掌握全市地質災害情況。與氣象、水利、應急、交通和衛健等12個部門信息進行疊加,數據匯集到“一張圖”,如遇緊急情況,可以實時了解近期雨情雨量、周邊道路通達線路、就近醫療救助狀況、應急物資儲備數量等,實現多部門資源整合、應急響應聯動,有效提升全市地質災害防治處置能力。
專業監測,及時預警。在全市范圍內選擇73處地質災害重點隱患點,布設專業監測設備263臺(套),其中91臺GNSS地表位移監測站采取北斗+GPS混合通訊模式,其余172臺設備采用物聯網卡數據傳輸,與自然資源部監測平臺并網,實時掌握隱患點的動態變化,發現異常情況,立即發出預警信息,確保周邊群眾能夠及時撤離,2024年實現預警提醒75次。同時,聯合氣象部門開展氣象精細化預警預報,市級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預警19期,點對點提醒2839人次。
遠程指揮,精準處置。積極籌集資金,選擇4個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在關鍵區域安裝視頻監控設備,有效彌補地質災害隱患點視頻物聯感知畫面不足問題。指導302名網格員完成荊門融合通訊APP下載安裝,網格員化身現場巡查“單兵”,一旦接到地質災害預警或發現異常情況,能夠第一時間趕赴現場,并通過APP將實時畫面回傳至指揮中心。指揮人員通過接收實時畫面,能夠迅速了解地質災害現場的具體情況,并根據各個點位自身特點,結合周邊資源配置狀況,做到遠程指揮調度、精準處置險情災情,確保快速響應和閉環管理。